第211章

“谢谢大家。”

李东伟看着显示屏,眼睛瞪大,手上血管突突暴起,脖子更是被施了定身符一样,僵直地难以动弹。

这怎么可能呢?

但是他们都是做相关研究的,在这一领域上遇到的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都是相似的。

虽然还没有进行重复试验,但是在这个短暂的、四十分钟的报告里,曾经困扰过他们的问题都有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最重要的是,《Cell》过稿了。

作为顶级期刊,邀请的审稿人肯定也是业内的顶级学者。

出错的几率有,但微乎其微。

毕竟只要做了重复实验,就知道到底行不行。

没有人举手,在此时,提问已经丧失了意义。

乔御放下了手里的粉笔,深深一鞠躬。走下了台。

这一次,没有掌声。

……

……

当天夜里,耶鲁大学的安德鲁教授,在社交网络上,是这么形容自己的感受的:“这是绝望的一天。我被人告知,我过去两年的心血白费了。”

“我不愿相信这个结果,然而事实又如此清晰的摆在了我的面前。”

“他说,很高兴向大家宣布这个结果。但是我们没有一个人能高兴起来。”

“他是恶魔,安维萨说的没错,这是来自东方的魔鬼……”

第157章

上午十一点, 叶勤学在下班去菜市场的路上,蹬着自行车, 思考着今天要回去炒个什么菜。

别看有的人是个院士,但是回家还是要天天给老婆做饭, 真是令人唏嘘。

骑着骑着,他正在马路牙子上等红绿灯,手机铃声响了。

叶勤学掏出手机, 发现打电话来的是唐良文。

叶勤学打开免提模式, 扯着嗓子询问:“怎么啦,小唐?”

“乔御@#¥@¥……”

唐良文语气略显激动,但是大马路上人来人往, 声音嘈杂,叶勤学就听清了乔御俩字。

叶勤学还以为乔御出事了,连忙从自行车上下来, 问:“你大声点, 乔御怎么了?”

唐良文几乎是吼着喊了出来:“乔御在《Cell》上发论文了!”

叶勤学一听,愣住了:“不是几个月前才在《Science》上发过吗?”

“是啊, 但是今天又发了一篇!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做出来了!”

叶勤学怔然片刻,后知后觉地仰天狂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