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实验室经费流向一向说不清楚。

但许宣发誓,他真的没中饱私囊,吞一分钱。

许宣身上勉强还有点文人脾性,脸色赤红道:“我这里记了账,买了什么,都记得很清楚!”

李东伟却大有不想计较的意思:“算了,没什么。这样吧,我再给你拨150万,不过烧钱也要烧出个名堂来,你这个项目,我前前后后也花了一千来万了,CNS就不强求了,SCI一区的论文,你总该发一个吧?”

“好了,也不跟你多说了。这周五我来实验室看看,顺便把小王也带上,正好他那里项目刚跑完。来长长见识。”

说完,李东伟挂掉电话。

虽然要到了钱,许宣却窝了一肚子火。

很明显,他和李东伟岌岌可危的信任,马上就要经不起实验经费的折腾。

李东伟带什么小王,哪里是让他长见识,分明是想派个钦差大臣过来监督!

“算了……先把论文弄出来吧。”许宣喃喃自语,“分泌蛋白的含量确对造血干细胞的形成有极大影响。在GPI-80浓度为100ng/ml时,第6周,形成的造血干细胞与正常外周血有30%的嵌合度……已经是个很大的进步了。”

许宣的心重重地跳了起来。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李东伟虽然对实验项目有所指导,但是大多时候,还是他在亲力亲为,设计和操刀实验进程。

李东伟是通讯作者的话,那他就是论文的一作。

如果实验真的成功,对他的名气、江湖地位都是一种质的提升。

毕竟这是“干细胞领域的圣杯”,也就比诺奖水平的成果稍逊一筹。

许宣很难不心动。

如果真的做出来了……

“要怪就怪乔御自己,识人不清吧。社会就该给他上一课。”许宣想。

他幻想了一下未来功成名就的场景,这才觉得心中舒坦起来,又有精神继续搬砖了。

-

第一个实验成果,出现在第6周。

造血干细胞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周期甚至长达两个月。

基因实验室成功将这个速度提升到6周,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夏天不知何时已经悄然到来,科研员们一个个在冷气里泡着也汗流浃背,但是眼里却涵盖不住兴奋的光芒。

“在培养液中加入地塞米松,可以抑制祖细胞的形成。”

“聚乙烯醇替代血清,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提高质量。”

“比原本周期缩短了两周。”

实验员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