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教授顿时开心的跟买到新玩具的孩子一样。
乔御看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地对系统道:“虽然学术界有许多蝇营狗苟之辈,但是我觉得见过的大部分学者其实都很好。”
从林枫到张开伟,从国内到国外,级别有高有低,乔御收到的善意远比恶意多。
大部分人都是以前辈的姿态,在替他遮挡风雨。
系统想说那是因为你值得,但是话到嘴边,又觉得过于矫情。
于是,它回答:“确实。”
作者有话要说:本来想多写点的,至少写到乔乔把论文发完,但是我太困了555,明天再加更吧。
===
*处有参考论文:《分子量52千道尔顿的链霉亲和素蛋白的3.2埃分辨率冷冻电镜单颗粒三维重构》(Single particle cryo-EM reconstruction of 52 kDa streptavidin at 3.2 Angstrom resolution)。
第134章
乔御给学校请了假, 和张开伟在实验室忙活了快一周。
当看见链霉亲和素蛋白的高分辨率结构清楚地出现在眼前时,张开伟没忍住欢呼一声,站了起来, 眼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乔御!!我们成功了!”
此时已经是夜里两点, 最近两人呆在实验室里没出去过,乔御课都没去上, 是真正意义上的朝夕相对。
乔御没有张开伟那么激动,但是脸上依然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是的,终于完成了。”
张开伟体贴道:“我来撰写论文吧,你熬了这么久,也挺不容易的。”
别看他也跟着乔御干的久, 但是整个实验步骤都是乔御设计的, 顶多在排出干扰项的时候多了个帮手。
作为燕大的教授,张开伟的操作水平和知识储备, 再怎么说,也是比研究生强的。
只要实验过程完备, 写论文无非就是列出格式,然后把数据往里面套。算不上特别有技术含量的活。
但乔御依然轻轻摇了摇头:“我来吧, 教授。您早点休息, 我年轻, 身体还受得住。”
张开伟想了想,也没推辞。他本来以为,乔御说自己来,起码得等第二天睡醒, 结果一觉醒来,发现乔御在上午八点的时候,已经把写好的论文发给了他。
张开伟打开仔细一看,发现自己菜的竟然连个语法错误都修改不出来。
真是后生可畏。乔御今年才20,他20的时候干嘛?好像才大二,正在思考隔壁文学院的小翠愿不愿意和他一起去看电影……
张开伟留了条消息:你打算投稿哪个期刊?
他本以为乔御起码要等到下午才能回他,没想到几秒后,手机就收到了消息。
乔御:《Nature Communications》.
《自然·通讯》是《自然》的子刊,发表一篇论文要收取版面费8000美金。
虽然价格高昂,还经常被吐槽上面的论文略水,实际上依然是许多学者想去也去不了期刊。
张开伟:你没睡?
当然不是。
一般情况下,两个人在实验室呆到十点就会收工,但是昨天因为实验快做出来了,一直呆到了晚上2点,乔御回家的时候,已经两点四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