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楚国本就理亏,楚国的士兵觉得之所以发生此次战役完全是自家国君的错,也因此,他们一点也没有打仗的心思。
晋国这边一说只要投降就不杀俘虏,他们就果真投降了。
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晋国无论是将领的指挥才能还是兵力都强于楚国。
楚国几乎是节节败退。
再加上楚国国内的朝臣们也认为此事是楚国君不对,有些本就想要把楚国君拉下台的人就开始在私下里做些手脚。
楚国君眼看着城池失守,又见自己几乎就要位置不保了,连忙遣使向晋国君求和。
晋国君让使臣告诉楚国君,他可以答应楚国君求和的请求,,但前提是楚国君必须要把南山的那十三座城池割让给晋国。
晋国君的这个要求让楚国国内上下哗然。
要知道楚国之所以不担心晋国能那么快的打进楚国,就是因为有南山挡着。
若是让晋国得了那十几座城池,那么楚国以后不就成了瓮中之鳖了吗?
楚国的朝臣们都不同意晋国君的这个要求。
可楚国君此时已经有些支撑不下去了。
他知道这仗要是再打下去,他这国君的位置就该坐不稳了。
所以,纵然楚国的众位朝臣们十分的反对,楚国君还是答应了晋国君的要求。
能得了南山的这十几座城池对于晋国君来说已经是意外之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