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看完恒王递给自己的这封据说是他写的折子后长长的舒了口气。
他的目光里有些激动,又有些担忧。
他现在虽然只是太子,可在内心深处,他其实是已经把自己当成这晋国的下一任君王了。
也因此,他虽然顾虑着那些支持他的世家们的看法,可从根本利益上来讲,他其实和晋国君一样,很想知道整个晋国究竟有多少能开荒的土地,有多少能耕种的人口,每一年又能收到多少粮食。
王二老爷的这封折子里,不仅提出了如何摸清这些问题的办法,还提出了一种新的土地制度。
他想将现有的土地分成一块块均等大小的土地,并且将土地登记造册后分给百姓。
并且他们不再按人头征税,而是根据百姓家里的田地征税。
你这亩地若是薄田的话,产量就低点,那我收你的粮食也收的少一点。若是肥田的话,产量就高一点,那我收你的粮食也收的多一点。
这样一来,那些为了能少交税而隐瞒家里人口的人一定会主动向官府申报自己家里的人口,因为人口越多就代表家里能种的地就越多。
家里的地越多,家里能积攒下的余粮也就越多。
等到把那些主动隐瞒人口的百姓引出来后,若是还有多的荒地需要开垦,那他们就要去动那些世家隐瞒的奴才了。
这些人未必不想有自己的土地,可那些世家拦着,他们也出不来。
这才是真正难啃的骨头。
可就算这骨头再难啃,他们也要啃,因为这样一来,他们不仅能清楚的知道每个地方每个人每年能种出多少的粮食了,还能开垦更多的荒地,种出更多的粮食。
太子合上折子后,就带着恒王一起去了太和宫。
太子他们来的时间很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