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君想到云老夫人似是对这些很有研究,就想听一听她的看法。
云老夫人想了想道:“我不过是个快入土的老婆子,也没有什么才学,不敢说自己说的道理比那些饱读诗书的学子还要好,不过对于这个问题,我还是有些自己的看法的。”
云老夫人其实不是个喜爱出风头的人,可晋国君既然已经摆出了想要听一听她的看法的态度,那她自然不能扫了晋国君的兴。
晋国君是真的很想听一听云老夫人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闻言就道:“老夫人尽管直说便是。”
云老夫人就道:“如学子们所说都说积善行德必有后福,可为什么有许多人做了许多的善事,命却越来越不好。又为什么有许多好人反而早早的去了,而那些无恶不作的坏人却都活的好好的呢?这么一细想,似乎行善积德的说法是骗人的。可我觉得之所以许多人行善积德却没有得到自己预想中的结果,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观照自己的内心。”
“观照自己的内心?”晋国君跟着重复了一句。
三公主和皇后等人也听住了,她们全都眼巴巴的看着云老夫人,希望她能为她们答疑解惑。
云老夫人继续道:“是的,他们是做了许多的善行,可那些只是外在的举动,如若他们在做善事时,内心存的是恶念,这个善就不是真心实意的善,而是虚假的善。既然是虚假的善又怎能累积福报呢。况且做善事时,也要注意观照自己的发心。若是行善积德的发心只是想让自己好,那么这样的人,自然是比不过那些心中无我,只是为了让众生脱离苦海的人。”
晋国君听到老夫人的话后,先是皱着眉头沉思,慢慢的,他似乎是想明白了什么事情似的,眼睛骤然亮了起来。
“老夫人果然心中有丘壑。”晋国君合掌赞叹道:“你说的对,有些人的积善行德只是为了做给别人看的,可私下里他却是无恶不作,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善报。所以说不是行善积累没有用处,是伪善没有用处。”
“是呀。”三公主这个时候忍不住了,她就对晋国君道:“很多人去京郊放生,其实都是为了作秀,让别人觉得她是个善良的人,可是她内心里对那些小鸟却是一点善念都没有的。”
“也还是不能随便放生的。”云老夫人原本不想再说些什么了,可三公主提到放生,她就有些忍不住了。
“老夫人此话怎讲?”晋国君闻言就问道。
“每个动物适合居住的环境不一样,有的动物适合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要是把它放生到了干燥炎热的环境里了,那它肯定也活不下去,这是其一。其二就是,有的动物在当地已经形成了它们的生活方式,若是放个不合适的动物进去,它们之间的平衡可能会被打破。我记得有一年不知哪个地方送了一些小龟过来,我们把这些小龟赐给了各家。结果有一家的小孩子看到这小龟可怜,说要把它给放了。这家大人看到孩子有善心,自然是极为的支持。他们专门坐马车去了城郊放生,结果就在她们把小龟放进京郊小河的当年,小河里的一种鱼类数量一直在减少。”说到这里,云老夫人停顿了一下。
“是那小龟把鱼给吃了吗?不过龟还吃鱼吗?”三公主不是很懂这些。
“不是。”云老夫人闻言就道:“是这小龟把河里的一种水草给吃光了,而这种鱼是以吃这种水草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