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来终究是无法理解他们的难度的。
“重工业我不玩,那个玩不起。我要搞投资少,回报高的产业。咱们县里,并不适合发展重工业,除了一条嘉陵江,没有大型矿山,也没有技术能力,钢厂其实都没有必要扩张太多。”刘春来提醒两位。
两位的意思很明显了——想快速扩大钢厂规模!
第474章 当干部不能太自私,要带周边县一起飞(月票400加更)
“这市场行情很不错。修建轻钢厂房使用的结构钢,目前国内并没有几家厂生产,沿海一代的钢厂,都是在生产建筑用钢,那个生产简单,利润高。”
许志强提醒刘春来。
刘春来自然知道情况。
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五年。
经济建设的成果不小,很多地方,开始了更大规模的建设。
这就对基础建设涉及到的建筑原材料需求更加庞大。
钢筋、水泥这些建筑物资,生产工厂因为扩大规模的周期很长,加上谁都没有考虑过发展究竟能有多快,准备不足,加上没有钱来扩大生产规模,审批手续又长,贷款也不容易,产能一直跟不上市场的需求。
所以,各个地方的需求,都是在钢铁厂排队等着。
如果谁能弄到批条,数量足够大,一吨加两三千都能卖出去。
刘春来曾经认识的有在这个年代靠着倒腾批条发家的。
这需要关系。
蓬县钢厂地理位置不行,加上原材料又得从周边运过来,订单不多,要不然,生产建筑用的螺纹钢,基本上也能解决温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