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页

一点都不过国际,也不潮流。

香江的本土设计师,出名前都会改成洋人的名字。

在国际潮流中,中国人不懂流行,那是所有人的普遍看法。

刘春来不是说安利啥的嘛,就给他取个洋人名字得了。

“安利,安利·刘春来先生……”

郑天佑脱口而出,给刘春来安了远比刘春来高大上,具有国际范的名字。

安利·刘春来。

韩国人没有听过这名字。

“国际知名设计师,可没有这么一位叫安利·刘春来的……虽然款式新颖,也申请了专利,设计师的名字很难给销售额加成。”

“朴会长,如果数量大,接受预定,价格好商量。”郑天佑也不敢死咬着要40美元一套。

漫天要价,落地还钱。

尤其是大宗交易。

哪怕单价谈下来几美分,那都可能多出数万甚至数十万美元的利润。

“17美元一套。”朴金南跟身边两个助理小声用韩语交流了一番,才还价。

“不,不,不……价格实在太低,成本价都不止这个……朴会长,为了增加这种新式劳动布的耐磨性,让款式拥有更好的立体感,我们可是经过很多年的研发,投入的资金非常庞大……同时,所有设计,都是设计师安利·刘春来先生根据目标客户群的特点、喜好等专门设计……为了降低成本,我们在大陆寻找代工厂都花了整整三个月……”

刘春来上课时候的一些营销专用名词,都让郑天佑用上了。

什么目标客户群之类的词,完全是又专业,又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