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页

老娘的心地,终究是善良的。

中午很丰盛。

以刘大队长的话来说,“狗曰的,过年都没吃这么好过!”

刘九娃从河里摸的鱼,那条大鲤鱼还喂在水缸里。

鲶鱼就用了点姜蒜,从地坝边上的花椒树上摘了一把老叶子,炖了小半盆,汤的味道就鲜美无比。

居然刘九娃还买了根猪脚。

一碗红烧肉,一盘二荆条回锅肉,两大碗茄子炒豇豆,还有个嫩南瓜丝。

有肉有鱼,有荤有素。

确实比过年还丰盛。

一家人,从刘夏青嫁出去开始,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一顿团圆饭。

徐勇军这干儿子(女婿),既是推辞了几次,刘福旺坚持,他也一脸羞愧地坐上了老刘家的上席,刘春来反而坐到了旁边主陪的位置。

规矩就是规矩。

舅老倌到了,就是亲家,也得把上席的位置让给舅老倌。

这是代表婆家对娘家的尊重。

不是绝对重要的事情,亲家几乎不会上门,舅老倌就代表着娘家。

哪怕是有了重要的事情,舅老倌跟亲家一起上门,比如刘福旺跟刘春来父子两一起去徐勇军家,父子俩肯定都是坐上席,但是刘春来会坐更重要的左边,刘福旺坐右边……

同样,女婿上门,坐上席,那是代表着丈人瞧得起他,认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