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公社四大队,是方圆百里内最穷,光棍最多的村。
县里每次开会,公社领导们抬不起头;公社每次开会,刘福旺这个四大队的带头人同样抬不起头。
不是刘福旺不努力,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时,开荒造田、山顶修水渠、搞小炼钢作坊等各种工程,刘福旺带着全大队折腾了几十年,村里却越来越穷。
大队没任何矿产资源,田土少,人多。
农业学大寨时,刘福旺带着全大队男女老少在石头上造田,全村新增四百多亩土地。
结果,人口在那之后,从1457人激增到现在的2237人……
刘福旺带着乡亲们无论怎么干,都填不饱两千多人的肚皮。
现在,包产到户了。
别的村,粮食产量激增,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自己的不仅能让所有人填饱肚皮,还能在过年过节扯几尺布给家里老人孩子添置新衣,一月总能割上二斤肉解馋。
四大队也分田到户了。
人多,地少,大多数还都是山上没水源,庄稼靠天的土脚薄弱旱地。
每年交公粮,村里所有粮食产量都不够交国家的,更不要说乡一级的统筹跟村一级的提留。
包产到户后,整个村子更穷。
依然处于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日子。
无论是公社的领导,还是县里领导,都不愿意提起幸福公社四大队。
“瞎球扯,农民不从地里刨食,难道还像城里那样坐在办公室上下班?”刘福旺冷哼一声,眉头一挑,“县里的厂,都不从村里招人,咱欠账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