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元帝还想听什么呢?

作者有话要说:

——当然是听墙角。

第90章 听我一曲

李德煊所探,听着似有不妥,但也不能就此断定温国公与太子行为不端。元麟渊并不愿意将这个道听途说的猜测断定为事实,是以未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前,他不愿多生事端。毕竟谁会愿意就这种事,去处置一个太子和国公呢?

但是疑窦之心既然起了,便不会轻易消除。说到底都是别人强硬塞加给他的,害他为此多思多虑好几夜。小道消息简直可恨。元帝烦得要命,暴躁道:“你去让人给老三多塞几本道德经。他不是爱抄吗?替他娘抄!”

戳人要戳痛处,老三是皇后心头肉,他就该早从老三下手,省得皇后成天叭叭在他耳皮子下吹风,说这个妃子衣裳色儿艳了不合祭祖规矩,那个皇子不懂规矩缺了教导。说真的,他是装聋作哑,又不是真傻。天天儿地管这种事,这个皇帝做了有病吗?

后妃繁琐,儿女双全。元帝有好些年没添砖加瓦,只要后宫不烦他,由着她们自己折腾。

但或许正因放纵,如今这谣造的上头了,皇后竟然要说老六和温国公搞在一块儿。元帝瞅着温仪也不像是多情种,瞧着是温柔和煦一个俊俏人,心底的刀斧勾子比他当年还沉。老六怎么可能是他对手,又怎么可能和温仪搅和到一块儿。

自己儿子什么底子元帝难道不知道?

不是他自说——搞定温仪,根本不可能。

至于太子——那不是他生的,不知道景帝的品种怎么样。元帝眯起眼睛,手中把玩着一方砚台,倒不顾手指尖染了墨色。只在心中想,就景帝当年笼络人心的把戏伎俩,他儿子还真说不准会继承那花言巧语的种。

太子虽然不是宫里长大的,好歹也是元家子嗣。虽然性子坏了些,脾气差了点,心计深了些,周正起来脸还过得去。李德煊从本心上也不愿皇帝多加怀疑,只小心提醒:“太子殿下如今抱恙在身,想必也不会——”折腾些幺蛾子。

这后半句还没能说出口,便见元帝道:“你懂什么,他那个爹,啊,也不是好东西。惯会利用这些有的没的。”有个小伤风小破口就能柔弱地嚎半天,幼年时没少借这个把戏硬要留他在景泰宫住。后来他有了封地后,便在外头的多,很少回平都,或许也正如此,他们叔侄情谊才渐渐淡了。

想到成年过往的破事元帝就糟心,他重重哼了一声:“朕看那小兔崽子和他爹一个样。”

有过之无不及。

——这话是说的一点没错的。

自从因祸得福占了温仪大半时光,又无人打扰,太子过得简直是如鱼得水——尤其从前爱怼他的温国公不怼他了,不但不怼,还百依百顺!百依百顺懂什么意思吗?

就是说——温国公他,主动,不说要债了!

“哎,想喝糖水啊。”

温仪递过掺了蜜的水。太子笑眯眯接过,尝了一口,啧了一声:“不够甜。”

温仪尝了一下,皱起眉头:“很甜啊。”

“不。”元霄坚决否认,随后冲他眨眨眼睛,“得你喂了才甜。”

“……”温仪笑起来。

太子殿下心情很好地想,哎,这人可真喜欢我,你看他笑得多开心啊。

喜欢他喜欢得不得了的温国公温柔地问:“殿下还有什么要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