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汉部落不同,有姜氏是非常重视祭祀的,而且祭祀的对象很多,祭天,祈求上天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这一点罗冲表示没问题,因为汉部落也祭天。
另外姜宣还提出祭祀社稷,社为土地之神,稷为谷物之神,这对于任何农耕文明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一项祭祀,不过罗冲前世只重视数理化,对于这方面还真是个半吊子,于是一开始搞祭祀的时候就把这项给疏忽了,只推广了敬天法祖的理念,即对天地自然的崇拜和祖先崇拜,直到姜宣提出土神和谷神的时候,罗冲才突然想起了社稷一词。
没说的,社稷一词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古已有之,罗冲既然现在想起来了,那么加入祭祀的列表就是必然的事情,并对姜宣表示,汉部落以后建立国都之时,会专门建造一个名为天坛的祭坛,用来祭祀江山社稷。
姜宣对于罗冲能够虚心纳谏的态度表示很满意,不过最后谈到祭品时,两人发生了争执,原因就是姜宣的一句话,“灾年需用人祭。”
活人祭祀?那是残暴的殷商才会干出来的事,罗冲可是抱着‘以人为本’的治国方针,自然不可能同意这么没有人性的事情在汉部落发生,所以他直接一口否决了。
“祭祀肯定是要祭的,但我们也不能把所有的愿望都放到神的身上,那样神也会累死,更会觉得我们贪得无厌,所以遇到灾年之时,我们首先还是要想办法自救,丰年鼓励生产,多囤积一些粮食备用,这比灾荒的时候祭祀百次都有用,至于活人祭祀,别的地方我不管,但是在汉部落绝对不行。”
罗冲的态度很坚决,同时又解释了对丰年灾年做出的规划,还有自己收税屯粮的政策,以及对粮价保护的制度。
听到首领这样说,虽然姜宣还是对此事不太满意,可他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因为罗冲说的那些办法都很有可行性,其他的事情也都答应了下来,自己没必要非在活人祭祀一事上纠结,更何况罗冲也表示了,如果只是要活物的话,猪和羊随便杀,唯独人和牛马不行,这些都是劳动力。
灾年本来就会降低人口数量,自己再搞活人祭祀,那样只能惹怒神灵,对于缓解灾情没有一点好处。
最终姜宣也只能接受了罗冲的这个说法,因为他回想了一下有姜氏的历史,活人祭祀确实对灾情没有任何的好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因为这个惹怒了神灵
就这样,两人把有姜氏归附的事情彻底敲定了下来,时间定在了明年夏粮收获之后,罗冲这样安排,主要还是考虑到明年上半年的事情太多,而且春天迁徙会影响春耕,直接搬过来之后更是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所以稍微推迟到夏天才是最好的办法。
解决了汉阳城的所有事情后,罗冲再次启程去往了缚马关外的军营,在视察了单兵的武器使用训练,以及战术动作训练之后,罗冲才开始正式的开展阵法训练。
不过刚开始摆四千人的大阵型时,士兵们表现的都很好,金鼓号令清晰,士兵变阵迅速,罗冲总结的阵法也不多,只有三种,一种是空心圆车阵,就是一种用车在外围摆一圈,士兵据车而守的一种专门用来防御骑兵的防守阵型。
另一种是枪盾结合的空心圆阵,以刀盾兵和长枪圆盾兵为防线,把所有的弓弩手集中到圆心的一种阵型,可以对骑兵起到很好的防御作用,同时里面的弓箭手还可以打个防守反击,攻守兼备。
最后一种就是豚突的攻击阵型,前排刀盾兵第一梯队,枪戟兵第二梯队,弓弩手最后排远程抛射,骑兵护卫两翼,在冲垮敌人后也可以用于追杀包围。
这三种大阵分工明确,经过两三个月的训练,士兵们也能做到令行禁止,只是在最后的小单位突击阵法上,罗冲突然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之前总想着按照兵种建立编制,但是这样一来,组成五人以下的小阵时,就会突然发现,五六个刀盾兵站在一起,防御力过剩,但是却没有长武器进行压制敌人,而枪兵恰恰相反,长武器过剩,却没有一面盾用来防御,这就很扯淡了是不是。
关于戚继光的鸳鸯阵罗冲也是稍有了解,知道鸳鸯阵并不是单一兵种,一个小鸳鸯阵必有狼筅手一到两个,也可以看作长枪兵,然后还有藤牌兵,可看作刀盾兵,火铳手,短枪手,总而言之都是多兵种配合着来的,随便组个阵都能攻防兼备。
而罗冲的这种分兵方式,显然是有问题的。
于是罗冲只能紧急命令军制改革,整体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骑兵,弓驽兵,侦察兵,还是单独成军,只是把刀盾兵和枪戟兵这两个兵种,以总旗为单位,搞了一下混编,单个小旗内还是单一兵种。
这样一来,既能快速的列成大阵御敌,突击时,士兵们也可以就近分队组成小阵型冲锋。
从六人一组的六合阵,到五行阵,四象阵,最后到最少的三才阵,统统都演习了一遍。
尤其是三人一组的三才阵,更是被罗冲列为训练的重点,其目的主要就是为了抓俘虏,盾牌手正面负责吸引仇恨抗伤害,一个枪戟兵负责和敌人接火,最后一个捕俘手上前抓人。
就连两个卫所的军官们看到之后都不得不感叹,此阵分工明确,攻防兼备,人数不多,灵活多变,较之五行阵、六合阵等,在杀敌捕俘方面效率最高。
第606章 出征在即(求票票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