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页

另外就是,从山谷到汉阳城的距离只有两三天的路程,不过这是用腿量的距离,如果骑马的话,也就是一两个小时,要是再修出一条结实的路出来,那么两地的往返时间将再次缩短,如果能修出一条供马车行进的坚硬道路,那么就有可能驾驶马车在一个小时内到达山谷。

听起来并没有多远,但是两地的跨度最少也有50公里左右,这么大的面积,将会直接纳入汉部落‘领地’,无论是用来安置居民,还是用来耕种,都是一块安全的范围,可以受到山谷和汉阳城两面的保护,要是安置人口的话,连城墙都不需要。

而且这片山林中的种种资源,也会得到更好的开发,比如林木资源和动物资源等等,另外,那颗对汉部落极为重要的吊刺食人树也在这个领地的范围之内,等村落建成之后,它就会彻底纳入汉部落的后花园,汉部落就再也不用担心食人树被敌人破坏或者利用了。

山谷村落的名字罗冲甚至都想好了,就像按照‘托孤岭’那样,以当地曾经发生的事情起名,再加上它的具体功能,罗冲决定给这个地方取名叫作‘缚马关’。

一是因为曾经在那里围捕过野马,第二是因为那里是一座用来御敌关口,取名叫作缚马关再合适不过。

最后一点,也就是之前提到的从‘公有制’向‘私有制’转型的第一步,也将从这个地方开启。

第377章 私有制开端(求票票求订阅)

缚马关的居住人口将会有4000人,但是罗冲显然不可能把刚搬过来的两个部落联盟全都丢过去,那简直和让他们独立没什么区别。

一批新投靠过来的族人,却没能够住进汉阳城,对于汉部落也不够深入了解,如果罗冲直接把他们放到缚马关去,说不定他们还以为罗冲没把他们当作自己人。

换句话说就是,他们还没有对汉部落产生认同,没来得及生出民族自豪感,没有把汉部落当成自己的部落,没有国家意识,同样,也不利于罗冲对他们的控制,相当于直接分封给了他们一片土地,而这,当然是不行的。

所以罗冲会把这新投靠的4000人直接打散,和汉部落现有的族人掺杂在一起,让已经同化的族人在身边影响他们,但这显然是有难度的。

让新人迁入汉阳城容易,毕竟从原来的破地方直接住进这么高大上的城里没有人会反对,但是汉阳城的人口居住上限已经满了,不可能有多余的地方供他们居住,也就是说,需要从汉阳城迁出去一部分住户。

可这样一来,问题也就出现了,原来的族人在汉阳城里住的好好的,要多方便有多方便,为什么要搬到一个毛都没有的地方重新建设。

不仅房子要重盖,连耕地也要重新开垦,而且因为失去了大量的河水资源,他们只能从原来高产的水稻转而种植产量低下的小麦,更关键的还要时刻担心敌人叩关的风险,傻子才会愿意从城里搬出去。

但是不搬出去肯定是不行的,这样一来就需要罗冲来解决这个问题了,也就是之前说的公有制转私有制的开端。

刨去不能搬走的重要人才,比如铁匠,木匠,窑工,以及重要的建设技术型人才,剩下的纯农业户,都在搬迁的人选之中。

为了让他们主动搬出去,罗冲只能拿出丰厚的奖励制度了,比如分发牲畜,凡是愿意搬迁到缚马关的人口,以家庭为单位,一家分发一头牲畜,牛,马,驴都可以,甚至猪,羊,鸡,都可以分给他们,而且这也将变成他们的私有财产。

从此之后,他们就有了自己的牲畜,用来干啥都归他们自己决定,只要不把牛马驴这些大型的畜力资源杀了就行,嗯,看来杀牛的禁令也要相应的出台了。

除此之外,他们还能得到私有的宅基地和田产,为了让他们积极的向外搬迁,他们在缚马关的房子将会比汉阳城更大,而且将会永久属于他们自己,哪怕死了也可以传给自己的后代,也就是现代所谓的遗产继承制。

汉阳城的住宅全是按照统一标准建设的,所有的住户都是十米长宽,只有三间砖房可以居住,但是却要容纳十个人,睡的虽然是火炕,但全是大通铺,而且院子过于狭小。

六米宽十米长的院子,搭出来一个旱厕,再弄一个储存柴草的棚子,基本上也就剩不下什么空间了,养个兔子和鸡还行,但如果把牲畜也私有化,那么就要留出猪圈,羊圈,牛棚,马厩的位置出来,这样一算,每家的宅基地必须要很大才行。

汉阳城的牲畜都是集体饲养的,住户自然不用操心这些事情,但是村落里的村民一定要有,不然他们去哪安放这些自家的牲畜。

考虑到具体的分配情况,罗冲决定按照人头来分配宅基地的面积,一个男性族人的宅基地是40米长宽,也就是约合24亩地,1600平米;女性族人的宅基地是20米长宽,约合06亩,共400平米,比男性的宅基地小四倍。

看起来比男性的小了不少,实际上比汉阳城的住户面积已经大四倍了,汉阳城一户才100平米而已,毕竟农村的房子就是大,城里寸土寸金么

其实这些女性要地也没啥用,成年之后注定要嫁给男人组成新的家庭,到时候宅基地也将会合并到一起,不然总不能再专门往其他地方盖一处房子吧,两口子毕竟要住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