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页

使用投梭织布机工作,最熟练的织工每天能织四米布,平均下来每天也就三米多点,但是如果同样的速度下,织布的宽度能够变成两米呢,那不就等于产量直接翻番了吗,长度相等,宽度增加一倍,等于织布的面积也增加了一倍。

而解决这个宽度问题的核心,就是把手动投梭改为弹簧飞梭。

飞梭的原理就是在打纬刀的下方制作一个木头长槽,也就是用来放置飞梭的轨道,然后在轨道的两端安装两个弹簧,通过拉绳子释放弹簧,把飞梭弹到轨道的另一头,这样就完成了一次投梭拉纬线的动作,把原来的手动投梭转化成半自动的滑轨投梭。

完成投梭之后,拉一下打纬刀,再拉一下绳子,通过弹簧再把飞梭沿轨道弹回去,之后就是不停的重复动作,摆动打纬刀,拉一下飞梭控制绳,如此反复不停不惜。

由于直接把最复杂的投梭步骤简化,织布的速度也会成倍增加,从原来的每天三米多,能增长到每天十米,宽度增加一倍,长度增加三倍,等于每天的织布面积增加了六倍。

而且改造成飞梭织布机后,对于织工的要求也会降低,之前手动投梭,想要练出来一个投梭熟练的织工太难了,但是操作飞梭织布机,投梭的动作就变成了拉绳子,根本不用练习精准投梭,就是个菜鸟,也很容易快速上手。

飞梭织布机的改造没有多复杂,核心技术都在飞梭上,其他的只是把机器加宽了一倍而已,打纬刀这个零件被拆下来,然后在下面增加了一个木制的长条轨道,轨道两端卡上了弹簧,最关键的飞梭也是用青铜浇铸出来的。

铜梭比以前的木梭要小上许多,显得更为细长,所以里面一次能够储存的纬线也就相应的减少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罗冲规定给每台飞梭织布机配两个铜梭,用来快速替换使用,一个缺线,马上就换另一个。

整个改造计划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汉部落终于有了第一台能织两米宽的织布机,投梭还是半自动的,一天能织十米长。

神器一出,马上又引得族人快速围观,之前编部落的裳也跑到罗冲家里,亲自尝试操作新型的飞梭织布机,神奇的飞梭技术,又引得编部落那些女人不停的夸赞。

但是罗冲没有理会,飞梭织布机一出,罗冲就知道接下来有什么连锁反应,就像历史重演的那样,因为织布产能的提高,马上就会导致织布用的纱线供不应求,然后就是纺纱机的革命,一次能同时纺很多根纱线的珍妮纺纱机问世。

罗冲既然知道了后果,自然就不会等到问题出现的时候再想办法,所以趁着这次改造飞梭织布机,干脆把纺纱机也改一下。

这也没有难倒罗冲,前世的历史课本上,关于珍妮纺纱机的记载就是一大篇一大篇的,还有详细的插图和功能原理介绍,罗冲对这些东西印象深刻,毕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因,课本上介绍的也极为详细。

罗冲带着一群木匠,又花了几天的时间把珍妮机也搞了出来,是一种一次能同时纺十根纱线的版本,由一个脚踏飞轮带动,产能直接增加十倍。

第280章 剑草(求票票求订阅)

木材加工厂的建设极大的提高了汉部落生产木制品的速度,各种家具也快速分发到了每家每户,见到有此成效,身为木工组组长的林木桶马上跟罗冲提议,再建造一座风车加工厂,罗冲考虑到未来新城的发展需要,也就点头同意下来,反正地方还有空余,冬季里也有时间,闲着也是闲着。

忙忙碌碌中,又是一个月过去,到了冬季的第三个月末,外出搜索交易人口的骑兵小队,也陆陆续续的带回了很多穷的吃不起饭的人,虽然每次带回的人不多,可林林总总的加在一起也有不少,足有480多人,也让汉部落的人口再次上升了一个阶层。

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负责搜索正东方向的羽毛小队,也逐渐的把东面的地形摸排了一遍,最后画出详细的草图呈到罗冲的面前,让罗冲对那里的地形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不过这还不够,城池建造是大事,目前还必须要罗冲亲自把关才行。

冬季的第四个月初,罗冲交代了大树和长老鼠巫在汉阳城看家,自己领着鼠大、血屠、凌风、兽牙、还有羽毛的骑兵小队,一行15人亲自到预备城址勘察环境。

一行人全部骑行,别人都是两匹马,只有罗冲骑的是‘对象’,肉肉和灰山这俩小家伙也在汉阳城憋好久了,这次正好带它们出来放放风。

看着两个家伙日益庞大的体型,罗冲很担心再过两年,这俩货连汉阳城的大门都过不去了,看来新城建设的时候,还要把城门造的更大些才行。

两骑轮换,在雪地上奔跑起来很快,一行人只花了两天的时间就到了羽毛所说的大河。

大河已经冰封,但是却没有全部冻住,大约八十米宽的河面,中间差不多还有十米宽的河面能看到水,大河的东岸是看不到边的稀树林和灌木,西岸则是大面积的灌木和野草,确实如羽毛所说,是一块面积很大的平地。

罗冲这次也专门带来了丈量土地的软尺,那是一根筷子粗细,足有一千米长的麻绳,每一米都有一个绳结,绳结还被涂上了不同的颜色,便于观察长度。

一行人很快就在这里丈量起来,一人拽着绳头,一人骑马放绳,来回反复几次,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才丈量完毕,这块小平原东临大河,往西十八公里都是平地,东西方向的平地有差不多30公里,再往两端探索,就是逐渐抬高的山路,据羽毛所说,周围的部落就在这些大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