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明珠是真的只能靠想象了,她当时忙得根本没空关注那两个人。
她咬着牙,拼着一口不服输的气——当时圣上给她和太子赐婚没多久,就下了另一道圣旨,将赵意如赐婚于三皇子。
不只为了她和赵意如那点意气之争,也为了太子和柳长歌,她不止要把赵意如比下去,她还要把赵意如代表着的赵家踩下去。
但她当时还不知道,柳长歌的死还有另一层内情。
赵家没有那么蠢,敢杀了柳长歌之后还敢留下证据,让太子发现事情真相,按他们原本的计划,这件事本应该做得滴水不漏。
他们利用了柳长烟的嫉妒心,怂恿她将嫡姐推下了水,一切做得不留痕迹,仿佛真的只是女孩子家拌嘴后发生的一点意外。
就算有人去审柳长烟,也牵连不到赵家。
事情本该到此为止,但三皇子此人,一向不吝于以最邪恶的角度揣摩他人,在他眼里没有什么巧合,柳长歌死亡,赵家是既得利益者,那么这件事,就算没有证据,他也敢肯定,就是赵家做的。
他甚至不需要证据,就把这件事透露给了太子。然后找到柳长烟,让她服毒“自尽”。他给柳长烟的毒药,是一种罕见的昂贵毒药,以柳长烟一个困于闺阁中的庶女,是很难拿到这种毒药的。
太子听说柳长烟死的蹊跷,本就有些起疑,又乍听到这个消息,自然对赵家起了疑心。
但柳长烟已死,线索已断,他派出去的密探查不出什么。
在这个时候,三皇子又把太子已知情的事透露给了赵幽。
饶是赵幽心机深沉,此时也难免有些紧张心虚,他开始言语中小心试探太子是否知情,殊不知,就是他的试探,让太子肯定了他与柳长歌之死有关。
而太子的表现,也让赵幽确信了太子的确已经知情。
他显然已经不能按原计划把女儿嫁给太子,他需要一个退路,一个让太子登基后不会秋后算账的退路。
这个时候,三皇子递上了橄榄枝。
这简直是雪中送炭,赵幽知道太子重情,如果他顺利登基,绝不会放过害死了柳长歌的人。
但如果登基的不是他呢?当今圣上可不是只有一个儿子。
摆在赵幽面前的似乎只有这一个选择了,他与三皇子结盟,为表诚意将赵意如嫁与三皇子,并从此全力扶持三皇子上位。
赵家的局,就这样变成了三皇子的局。
当时的明珠不知道这段内情,如果知道,三皇子的形象在她眼里会更加可怕可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