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各有千秋

重生之高门主母 鹊南枝 1306 字 11个月前

静姝虽看破,但却只装不知,她赞扬了陈昭昭后又转眸看向伊眉,问道“眉儿,你素来最有才名,对于这一篇可有什么不同见解吗”

伊眉见皇后问起,她先是微微一礼,然后才缓缓回道“自古都是先有明君,然后才能出贤臣,邹忌之所以能成为谏臣,这是齐威王广开言路,从谏如流的缘故,我倒是觉得,相比于邹忌这个良臣,齐威王这个明君更加让人钦佩感怀。”

说罢,小姑娘又起身先是对着皇后施礼,又对着几个同窗尤其是陈昭昭微微施礼,嘴上道“这不过是我的一点儿粗浅见识,让娘娘见笑了,若是有与姐妹们不同的,也请各位海涵。”

静姝对这位出身书香门第的小姑娘很是喜欢,只是还未等她开口赞扬,一旁的宝公主便开口道“眉儿说得对,良臣离不得明君,若是没有明君,便任他再是有志之士,也无用武之地。”

说着,宝公主将手中的茶盏放在案几上,爽快的继续道“但是君王广开言路,贤臣勇于上谏虽是好事,但身为臣子也要有分寸才是,身为君王者,自是高瞻远瞩的,有些臣子不能领悟君王的用意,一味的摆出一副良臣的模样甚至不惜用以死犯谏逼迫君王就范,这样所谓的良臣,实则为庸臣。”

这就是因为身份不同而行程的视野差别,对于陈昭昭和伊眉,二人一个是良臣之后,一个出身书香世家,所以两个的视野还局限在书本,而宝公主身为帝王之女,常常耳闻目染看着父亲当政,所思所感又是不同的。

宝公主说得甚对,李陵就是个明君,但是很多时候,也还是要被那些诸如张大人那样,当初不惜以死相逼劝谏李陵广纳后宫,所谓的良臣气得头疼。

当着外人的面,静姝虽然赞同女儿,但自然也要做出贤后模样,她嗔着女儿道“什么庸臣敢于上谏君王,就是忠贞之臣,你这孩子,莫要乱说话。”

宝公主知晓母亲的心思,她抱歉道“是我失言了。”说着,宝公主看向一旁的晴姐和雪姐儿,问道“你们两个怎的不说话可有什么简介吗”

晴姐儿正一面吃着点心一面听旁人说话,她闻言放下手中的点心,笑嘻嘻的直言道“我倒是没有她们那些见解,只是今日读这篇文的时候,见上面写着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我就在想,这邹忌该是个十足的美男子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