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页

第一次的见面,他们觉得新任知府过于年轻,就算是有状元之才,在工部上也颇有些成就,能不能治理好均都府?

均都府不能再乱了,若是再乱,别说保不住乌纱帽,只怕到时候再来一场大的暴乱,冲入到了衙门里,家眷都保不住。

不管是怎么想的,这些人在今天的晚宴上,口中都是恭维声不断,不是说知府少年英雄,就是说知府内秀有才干,还有人想要求字。

宁蓁蓁知道,这里距离京都太远,他们怎会知道她的字好或者不好?只是不知道她管辖府州的能力,单纯恭维她的学问而已,对他们来说,拍关于文学方面的马匹,肯定不会拍到马腿上。

宁蓁蓁就直接拒绝了题字,只说今后还要仰仗各位,从明日开始,就会先逛了城中各处,然后去各县里了解情况。

这是个想要干事的知府啊。

诸位官员应了下来,接下来拍宁蓁蓁的马屁,就都是往这方面吹嘘了。

……

“均都,一座悠久的历史古城。在文德八年以前,均都是破旧的,岌岌可危的,它像是一个憔悴的农夫,日日努力耕耘,却总是天降灾祸。

从文德六年到八年,灵江的河水泛滥,让好不容易开拓的田地总是被洪水冲垮,百姓们看着毁掉的田地,痛哭不已,在试图减少纳粮无果的情况下,开始了反抗。

其实均都的百姓是善良的,柔软的,如果朝廷愿意治理好灵江,愿意减免一部分的苛捐杂税,或许就不至于发生文德八年的冲突。

文德八年,对均都百姓来说是一个难忘的一年。一个年轻的官员到了此地,他改变了整个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