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从香山寺回来,进宝已经把箱笼里的东西拿出来归置好了,其中有一些江州土仪之物。

谢蝉要青阳拿去送给谢嘉琅的同窗。

文宇过来道谢,笑着和谢嘉琅抱怨:“你怎么不早说是九娘来了?他们都说你闷不吭声地藏了个小娘子,我就知道他们是胡说,你不可能金屋藏娇……”

门口传来脚步轻响,谢蝉进来了。

文宇立刻闭嘴,含笑和她致意,问了些江州的事。

谢蝉留他一道用饭。

吃完饭,文宇告辞,谢嘉琅坐在灯下翻阅书卷。

谢蝉在旁边整理包袱,眼珠滴溜溜转一圈,偷看谢嘉琅。

文宇说的话她都听见了,这让她想起一些旧闻,每年赴京赶考的贡士最频繁光顾的地方不是书肆,而是坊巷间那数不胜数的青楼妓馆,青年男子耐不住清苦寂寞,邂逅温柔解意的美妓,为之一掷千金、倾家荡产的故事,屡见不鲜。

谢嘉琅不会被同窗拉去那些地方吧?他们读书人就喜欢和歌妓诗歌唱和,以为风雅。

谢蝉想了一会儿,摇头失笑,她真是瞎操心,谢嘉琅才不是那种人。

“看什么呢?”

谢嘉琅忽然问,不必抬头他就能感觉到谢蝉的目光一直在他身上打转。

谢蝉心虚地摇头,院门外响起马蹄踏碎积雪的声音,有人拍响院门。

“九娘,范七公子来了!”

“天都黑了,他怎么这时候来?”

谢蝉放下包袱,整理一下衣襟,迎了出去,不一会儿和一个头戴儒巾、眉目端正的青年并肩走进院子。

“哥哥,这位是范家七公子,范四哥的堂弟。”谢蝉眉眼含笑,“我和阿爹、四哥分别后,是七哥送我进京的,他明年要入国子监读书。”

范尧走上前和谢嘉琅见礼,笑着道:“早闻解首大名,神往已久,今日总算得见。”

谢嘉琅谦逊几句,两人坐下,说了些学问上的事,谢蝉要进宝送了两盅杏仁茶进来,还有消夜点心,谢嘉琅面前的是江州麻饼,范尧跟前的是五色豆糕。

范尧把五色豆糕都吃了。

谢嘉琅垂眸,谢蝉很了解范尧,连他喜欢吃的点心都知道。

说了会话,范尧告辞离去,谢蝉出来送他,问:“七哥的事办好了吗?”

“办好了。”范尧点头,“九娘,你什么时候得闲?我和母亲提起你,她说想请你兄长和你到家里一聚,又怕打搅你兄长读书。”

谢蝉想了想:“这几天可能不得闲,明天我要去一趟张家。”

范尧脸上带着笑,道:“那你什么时候得闲了叫人送个口信,我这些天都在内城,不会出远门。对了,过些天灯节,到时候圣上和后妃莅临崇德楼,扎的灯楼比城楼还高,你想去崇德楼观灯吗?”

听到崇德楼几个字,谢蝉脚步一顿,摇摇头,“我不知道能不能待到灯节的时候。”

范尧忙道:“你回江州之前一定要和我说一声,我来送你。”

谢蝉点头应下,看他骑上马走了。

门里,青阳打开范尧送来的礼物,小声说:“范公子年纪比公子还大几个月,说话倒是很客气。”

进宝扑哧一声笑了,“他敢不客气吗?”

青阳听他笑得意味深长,追问:“他为什么不敢?”

进宝嘿嘿笑,“来京师的路上,这位范公子和我们同行,我听见范四公子和六爷说,范公子还没定亲。”

青阳恍然大悟,两人开始评价范尧的相貌、家世、人品和才学。

“我看这位公子和九娘很般配,能进国子监读书,过几年就是官老爷了。”

“四公子也这么说。”

“六爷怎么看?”

“六爷说听大公子的,要看九娘自己喜不喜欢。”

“那九娘喜欢吗?”

进宝抓了抓头发,“不知道,六爷还没问九娘,不过这一路九娘和七公子很合得来。”

两人的窃窃私语,谢嘉琅都听见了。

烛火在泛黄的书卷上闪动。

他出了一会儿神,提起笔写字,笔尖在纸上摩擦,勾勒出苍劲的线条,心底的些许波澜渐渐平静。

第二天清晨,谢嘉琅在院子里练拳,感觉到一道目光在自己身上停了很久。

他回过头。

谢蝉房里的窗支了起来,小娘子睡眼惺忪,衣襟松散,一边梳着头发一边盯着他看,见他回头,朝他一笑:“哥哥,这么冷的天你也起得这么早。”

谢嘉琅披上外袍。

小姑娘长大了,开始梳妆打扮,在外人跟前一定漂漂亮亮的,出门前会照一下镜子,可是在他面前,她一点也不讲究,大清早散着头发和他说话,平时坐累了就往案几上一靠,歪歪扭扭,很随意。

因为他是她的兄长。

谢嘉琅回房换衣。

谢蝉穿上出门的衣裳,梳好头发,过来敲门,“哥哥,我今天去张家看望干娘,下午回来。”

张夫人对她很好,每年都派人到谢家送节礼,于情于理她都得去一趟张家。

谢嘉琅嗯一声,听着她的脚步声走远。

谢蝉带上礼物,乘坐马车去了张家。

张夫人已经接到她的信,在家等着,张家几个小娘子也都在,她们常听张夫人提起谢蝉,半是好奇,半是不服气,想看看这个乡下地方的小娘子到底有多不一般。

张九在门前等着谢蝉,领她进院。

谢蝉走进正堂,就像锃亮雪光一下子涌进屋中,所有人都觉得眼前一亮,屋中的说话声霎时都停了下来,张家小娘子暗暗打量她,见她肤光胜雪,头发乌黑,穿着月白宽袖上衣,系刺绣丹凤朝阳郁金裙,就像从画上走下来的美人,鲜丽明艳,不禁呆住了,心中暗暗道,难怪张夫人一直记得这个干女儿。

张夫人早就站了起来,笑着拉她的手,不住地道:“真是长大了……”

谢蝉向张夫人行礼,道:“夫人还像以前一样年轻。”

张夫人挽着她,拉她在身边坐下,细细问她路上的事情,挽留她在家里住,听说她兄长进京应考,道:“让你长兄一起住过来,我们家屋子多,院落清净,正合适他们读书。”

谢蝉婉拒了。

张夫人看她坚持,只能算了,中午留她吃饭,支开丫鬟婆子,再次问起萧家的事,“仲平回京以后和我说了去江州的事,他隐瞒身份,实在失礼,不过他也是真心悔过,九娘,你觉得他怎么样?”

谢蝉不喜欢萧仲平。

上辈子,萧仲平已经娶妻生子,还常常和仆人说起旧事,感叹和谢蝉有缘无分,仿佛谢蝉未嫁前对他有意似的,仆人转头就和别人说了,事情传到萧美人耳朵里,萧美人才起了利用他来中伤谢蝉的心思。谢蝉看过案卷,谢嘉琅为了证明她的清白,把谢家、萧家当年的事情全都翻出来查了一遍。

她道:“夫人,萧氏是大族,我们家高攀不上。”

张夫人听得出她的坚决,点点头,“你不愿意,我回头帮你回绝了。”

吃过饭,谢蝉告辞回去,张九送她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