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
看着几个目眦尽裂的儿子,崔相爷颤颤巍巍地站起身,闭了闭眼睛,又颓然坐倒,儿子都不甘心束手就擒,他难道就胆小怕事?死在他手里的天家骨血可不止李昌的那几个哥哥。
他也不甘心,可是他老了,而且现在的局势也和先帝驾崩时不一样了,他悲凉地发现,自己毫无胜算!
尽管崔相爷再三叮嘱儿子们稍安勿躁,崔尚书还是无法冷静下来。
这晚,崔尚书吩咐自己的亲随去秘密联络各个世交,打探他们的口风,崔家想要动手,必须把交好的世家拉下水,逼迫他们同流合污。
崔尚书不知道,他刚刚派出亲随,暗中盯梢的人就将消息送回皇城。
梧桐宫。
崔贵妃歪在榻上,乌黑的长发披散在肩头,秀眸半阖,打着瞌睡。
迷迷糊糊中,一只手轻轻卷起她的衣袖,指腹蘸了些药膏,抹在她手腕被狐狸抓伤的伤口上,动作轻柔。
“皇上……”
崔贵妃睁开眼睛,娇嗔。
皇帝俯身吻她,“伤口还疼吗?”
“皇上多来看看臣妾,臣妾就不疼。”
崔贵妃柔声撒娇,她入宫多年,和李昌依然如胶似漆,相处一如平常夫妻。
皇帝轻笑,抬手刮一下崔贵妃的鼻尖。
太监走到帘子下面,小声请示。
皇帝抬眸,为崔贵妃盖好薄毯,起身出去,接过密信,站在灯前看。
他愣了一会儿,把密信放在烛火上,任火苗吞噬。
“宣沈统领。”
皇帝吩咐太监,果断而凌厉。
崔贵妃看到太监取来伞具,扬声问:“皇上今晚不留下?”
皇帝回头,看着榻上秀丽娇柔的崔贵妃,微微一笑,“有件事需要朕亲自去料理,不能留了,你早点睡。”
沈统领接到传召,冒着大雪匆匆赶至宫中。
皇帝道:“相爷已经察觉到我们的计划。”
沈统领大惊失色,情不自禁地抖了一下。
摇曳的烛火中,皇帝声音平静:“朕欲下诏。”
沈统领哆嗦着抬起头:“皇上,计划还未完备,不够细致,提前发动计划……若是前功尽弃……”
皇帝摇摇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是夜,皇帝李昌连发十几道诏书,召集京师附近的所有禁卫军统率,请文武重臣、皇室宗亲入宫商议要事。
崔氏是惊弓之鸟,听到消息,心惊肉跳,连忙派出亲信,可是崔府大门已经被重兵把守,不论崔氏如何叫骂,带兵的沈统领都不肯让出道路。
八皇子府,天还没亮时,宫中太监总管亲至,说李昌要见李恒。
李恒换上皇子礼服,骑马入宫,马蹄一路踏碎琼玉。
到了宫门前,他勒马停下,快步入内,刚走进殿中,身后脚步骤响,一群禁卫围上来,合上朱红宫门。
一阵叮叮哐哐的声响,门上挂起几道锁链。
李恒凤眸怒睁,拍打宫门。
太监在外面躬身道:“殿下,这是皇上亲口下的令。”
李恒呆住。
一夜扑簌大雪。
第二天,京师百姓在钟鼓声中打开家门,愕然发现每一个巷口密密麻麻站满佩刀士兵,小卒挨家挨户通知家主,京师要戒严三天,所有人不得外出,违令者,立斩。
北城,达官贵人的府邸比百姓更早接到戒严的命令,钟声所到之处,家家关门闭户。
大雪飘洒而下,繁华的京师仿佛成了一座空城。
张鸿被丫鬟拍醒,“公子,宫里出事了!”
他披衣起身,匆匆洗漱,还没出门,院门外哐当几声响,门被从外面锁住了。
“谁敢锁小爷?”张鸿怒踹大门,“放小爷出去!”
“门是你老子我锁的!”张父的声音从外面传进来,“张鸿,你给我消停几天,别到处乱闯!外面出了大事,不知道要波及多少人,不是你们少年郎调皮捣蛋的时候!现在局势混乱,我们张家不能掺和进去。”
张鸿不说话,等张父的脚步声远去,他回房挂上自己皇子侍从的通行腰牌,翻出墙头,偷偷溜出府。
经过崔府那条大街时,张鸿目瞪口呆。
整整一条长街,禁卫军里三层外三层,守得铁桶一样严密,任何人无诏靠近,马上会死在禁卫军箭下。
张鸿混在戍守的士兵里,张望崔府。
车轮滚动声由远及近,一辆辆囚车停在崔府大门前,皇帝的贴身亲卫凶神恶煞地扑进崔府,拉着崔家男人出来。
昨天还在朝堂上呼风唤雨的崔相爷和他的儿子们,一夜之间成了阶下囚,披头散发,面色苍白,形容狼狈。
崔相爷白发苍苍,神情麻木,被亲卫扶上囚车,而崔尚书奋力挣扎,大声喊叫冤枉,看到囚车后,开始咒骂皇帝,侍卫一拥而上,堵住他的嘴巴。
囚车朝着城门的方向去了。
张鸿惊骇万状,汗如雨下。
少年郎们平时高谈阔论,不把生死当一回事,胆气可吞天。此刻,看着囚车上的崔相爷,张鸿两腿打颤,头一次发现,原来自己是个胆小鬼。
他很害怕。
崔家出事了,八皇子会不会被牵连?
张鸿抖了一会儿,回过神,转身跑开,拿着腰牌找到沈府,沈家也大门紧闭,他常来沈府,绕到后门,熟门熟路地翻墙进去,找到沈承志。
“宫里不知道是什么情形,我们想办法进宫去!”
沈承志看着张鸿,摇摇头,“我父亲昨晚叮嘱过我,让我好好待在府里,不能踏出家门一步……张鸿,你也回家去吧。”
张鸿焦躁道:“到底出什么事了?”
沈承志叹口气,“有人密告崔相爷窝藏祸心,霍乱朝纲,意图谋反,皇上下令,拘捕相爷和崔尚书,崔家男丁,削官,去职,除名,流放,女眷没入掖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