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春雨一场暖。
雨水之后,春天的步伐越来越快,冰雪肉眼可见地化开,到处都冒出新绿。
折腾了大半个月后,玉屏县向各区供应保证口粮的事基本完成。
供粮事完,巡夜军对青叶县和玉屏县的防卫解封,允许部分供应商人有限量地进出。
于是街面上从各区来的大货车逐渐变少,从各地返回来探情况或找生意的越野车逐渐多起来。
本地人终于没那么忙了,趁着还没开始春耕补过春节。
虹桥镇,三柳镇和五颗松镇的居民和雇工,因为这几个月铆足劲干自己的活和帮周黍干活,再加上四槐树镇越来越繁华,也不去青叶县赶集了。
所以走亲戚的,访朋友的,或者来四槐树镇逛商场的人多不胜数,令这小镇空前繁华起来。
汇聚人最多的几个地点,一是小镇中心那四颗槐树的小广场。
小孩子们玩乐,卖艺的唱歌跳舞,小商贩买卖小零食,还有外地投过来的雇工。
二是学校门口,都在询问小孩怎么入学,学费怎么交,如何升学,毕业后怎么才能去周黍的农场找到工作等等。
三则是崔烬在自家土地上新开出来的玉屏发展银行。
银行建立之初,新闻虽然发得大,但周边人都不怎么看好。
怎么说呢,银行的大楼修得很气派,门厅豪华,大厅富丽堂皇,但只有三五营业的柜台。
里面的工作人员是周边读过几年书,算术稍好的姑娘小伙。
一开始,大家更信任青叶县里的银行,毕竟背靠安全区,里面的工作人员更专业,可不是那几个看着长大的愣头青们能比的。
所以一直比较冷清,只有崔烬和周黍雷打不动地将各样收入存过来充实金库。
但这个年过完后,大家的看法变了。
各区来买粮食的人,一开始都是带现金来的。
所以周黍每天当着多少人的眼睛,将数万数十万的钱搬银行金库里去。
过几天后,到处都传来买粮食的人现金被抢劫的消息,于是一个个将钱存进玉屏银行,办了代存代扣等等手续。
银行就热闹起来。
再后来,周黍开始给家里的雇工发工资,直接用了玉屏发展银行的存折。
一个个的,只能来银行里取用。
所以现在,人都在银行里排队。
雇工们查自己的工资和奖金到没到,农户们查自家给东昌供货的货款有没有补齐,和周黍有生意来往的供应商则查货款和工程款有没有到账。
因为都有大笔的进账,一个个喜笑颜开。
一二百平方米的大厅,七八十个等待座位满满当当的。
人一旦汇聚起来,就难免碎嘴八卦。
今年挣多少钱了?
不多,家里的地不好,只中了红薯和土豆,跟往年差不多,扣了本钱也就万把块。
你呢?你们被请盆地大农场里面去的吧?这么好事还保密不说,挣大钱了吧?
不能跟你比!你家是有地的,现在地多贵呐?
我就打苦工。
不过,苦是苦点,但看得见钱。
安排进去的时候就说了,好则半年,不好则一年,是不能出来的。
当时穷呢,想着进去干活累是累点,靠战场也近,不安全,也半年一年见不到家人,但三倍的工钱呐!
就去了。
结果四五个月就好,运气真不错!
周老板不仅发了工钱,还给了过年的加班费和奖金,加起来也差不多有万把了。
就想着吧,周老板说会给咱们修雇工的家属楼,比原来的集体宿舍宽敞些。
修好了去长租一间,把家里人都接过来。
我做工,孩儿们上学,家里人再开个小店面做点小生意。
其中混杂了消息灵通的商人,用羡慕的口气道:“现在东南西北的地方,就你们这儿不缺钱!”
周黍在粮价最高的时候猛出货,全都是现款交易。
这间看起来不很大的发展银行,囤积的现金只怕比一个小些的安全区都要多。
而厅里这些等着算钱的储户,随便走一个出去,也比安全区里的居民腰包厚了。
小镇上的人,不管地主还是雇工,眼见过和听说过的钱不超过百万,算是穷了好几十年的真正穷人,乍然被别人羡慕,个个都惊奇起来。
就有不相信的问:“我们是挣了点钱,但怎么会比安全区里的有钱?”
边区人换个安全区的户口,得花多少钱?
以前,他们这些人都被鄙视为罪犯的后代,土疙瘩,山炮,乡巴佬。
肯定是骗人的!
那几个商人就科普起来。
安全区里有钱的是少数人,大多数还是帮人干活的普通人。
每个月的工资算起来,确实有百元或数百元之多,看起来收入比边区的人好很多,但开销也大啊。
房租,水电,交通,还有买食品的钱。
商人们道:“能进安全区卖的粮食,必须有纯净度的要求,只要达到这个标准,就比边区的贵——”
贵很多。
若想吃得好些,给孩子们买带能量度的,价格是翻倍都打不住的。
一大家人,一个月吃喝就耗费大半了。
特别是去年冬天闹那个粮荒,真是把几年的家底都丢进去了。
主要是怕呀,眼见着一天天粮食涨价,只能跟风去抢,一抢就几十上百斤。
不仅这样,粮食都荒了,那油盐糖是不是也得跟着来点?
顾不得钱不钱的,都换成了吃的。
就催生了好笑的事。
有点钱的,用高价囤了粮,安心地过温饱年,坐看别人为了活命拼命。
结果年还没过完,粮价猛跌,之前花出去的钱都成了泡影!
而没钱的,年前抢不到平价粮,以为要饿死。
结果过年当天就买到平价粮了,转过头笑那些年前囤高价粮的人愚蠢。
可无论哪中情况,都被洗劫了一波,哪里还有多余的钱?
四槐树镇人听得唏嘘不已。
但还是坚信,都是靠南边的安全区才这么倒霉,北边的肯定好过很多。
毕竟北边是传统产粮区,不存在缺粮。
可那几个商人却笑:“北边更惨!”
就将报纸拿给他们看,上面写着某某公司破产,某某投资坏账,某某人主动投案自首等等。
四槐树镇的人看不懂呀,这些破产跟普通人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
北边是不缺粮,但是农场主和粮储不缺粮,市场上的粮食价格还是跟着往上涨的。
就有粮食贩子各中小道消息,说今年南边的粮价必然要涨。
于是官面上的理财产品,私下的高利贷和投资渠道,都在找钱。
有人开百分之十的利息吸资金,就有别的人敢开百分之二十甚至百分之三十,民间借贷之风盛行。
家里稍有点钱的,都投了。
还有贪心的,要么借钱投,要么卖房子投。
前面是挺开心的,天天说赚了赚了,结果年还没过完,全线跌!
这不,正月刚过完,二月才开始没几天,这些人就撑不住了。
四槐树镇的人面面相觑,还能这样呐?
他们没见识,不懂其中的道理,但那些人借钱出去的时候,就没想过会赔本吗?
商人哼哼,谁会提前想不好的事呢?
再说了——
悄悄儿的,北边的好几家银行都给了好大笔的贷款,现在收不回来——
等着看,过段时间肯定有人自杀跳楼扛罪。
所以啊——
四槐树镇的人懂了,原来银行也有坏账,原来银行也会有没钱的时候。
这么说起来,还真是玉屏银行有很多现金了?
商人点头,只要周老板的钱不挪窝,这银行就不会没钱的时候。
放心存这里吧,就算利息低点,最重要是安全呐!
我的货款也转了大半来这边。
正说得热闹的时候,银行里面出来几个人。
四槐树镇的人都认识,是新上任没几个月的县长崔烬,交通局的局长赵良玉,还有玉屏银行的行长吴畅,另外一些都是县里管事的。
个个都收了平日和气的样子,穿着正装礼服,站在银行门口等待。
一阵儿的汽车轰鸣声后,几辆大巴车停银行门口,从上面下来不少西装革履的陌生人。
两边人顺利会师,互相握手,表情都很郑重的样子。
又有脖子上吊照相机的记者,手里拿话筒的主持人,飞快地围过来,对着他们就是一阵儿拍。
这场面,边区人也是没见过。
那商人对着那些陌生人指指点点。
那个,是哪个银行的谁谁;
那个,又是哪个银行的谁谁;
走最后的看见没?
是央行的谁谁!
都是以前见都见不到的大人物!
看样子,他们是真的过不去了,让央行出面协调债务,肯定想请玉屏银行和周黍帮忙!
周黍站在全身镜前,拉了拉毛绒长裙的裙摆,再检查了一下妆容。
白肤红唇,黑发黑眼再搭配优雅的蓝宝石配饰,很能见得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