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
“受灾的是哪里?”
“山南道和淮南道。”
“这两道你都去过了?”
“尚未……”
“出来二十三天,山南淮南两道还没去,你这灾情视察得不错。”太平喝了一口茶,轻轻道。
陈蓉已经是汗湿衣襟,叩首道:“殿下,容下官详细陈情。”
太平却没有要听她下情的意思,转头对站立在一边表情惊诧莫名的知府赵芳道:“赵大人,我在城门外看见你开仓施粥了,不错。”
二品巡抚尚跪着,赵芳不过四品知府,哪里敢站着回话,赶紧也跪下,摸不清楚这小王妃的意思,只好含糊道:“回千岁话,这是下官应当做的,不敢当殿下赞。”
“直接回话。赵大人,这河间府也收到朝廷责令开仓赈灾的公文了?”
“是,收到了。”
“那朝廷拨下来的赈灾银子,河间府也有份了?”
“是,有……”
“收到了?”
“收到了……”
“多少?”
“这……容下官唤来帐房询问。”
“不必,孤就问你,你收了多少?”
赵芳哪里敢答,冒了一头的汗:“下官,下官……”
太平轻轻敲着桌子,淡淡道:“看来知府大人是说不出来了,同知大人,通判大人,你家大人不说,你们能代答么?”
同知通判也都扑通一声同时跪下,大汗淋漓。
“朝廷规定,开仓施粥,粥要能插筷不倒,赵大人,你河间府施的粥能插筷不倒么?赈灾款朝廷拨了两百万下来,仅河间府就分了七十万,赵大人,七十万银子能买多少粮食,安置多少灾民?你河间府放了多少粮食,安置了多少灾民?”
“回千岁话,灾民应该是前面山南道兴元府、兴州、凤州、利州、通州等地就近安置,不归河间府管呀!”赵芳慌忙叫屈。
“对,理当如此,你河间府既然不安置灾民,用什么借口领的赈灾银子?莫非是你们私下商量好了,山南道安置不起,银子让给你,请你帮忙安置了?”
赵芳满头大汗,官官相护,私相授受,此乃大忌,如何敢答?
太平又转对巡抚陈蓉道:“陈大人,你这巡抚做得不错,你虽不去灾区,这灾民倒也自动走来看你了,这奏折你打算怎么写?还有一百三十万两银子,你拨了多少下去?都拨哪去了?你刚说有详情要禀,你且说来听听。”
陈蓉早在太平准确报出河间府领了七十万两,就已经万念俱灰,这时太平再问她,她只一个劲的磕头:“下官知罪,下官知罪……”
太平没搭理她,看着赵芳三人道:“她知罪了,你们呢?”
赵芳实在是一脑子糊涂,这燕王进来就毫不客气的询问训斥,再尊贵,她也不过是个郡王,哪里管得了地方上的事?但见巡抚大人都成这样了,她也只得认道:“下官知罪。”
知府都认了,旁人自然没不认之理,同知通判两位也跪认了。
“既然都没话说了,孤要你们的命,你们不冤吧?”太平轻描淡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