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吉山犹豫片刻,还是回答了:“是。”

“你们有多少人?”

吉山又开始纠结起来,说还是不说?说了,便是出卖了自己的同伙,不说吧,又觉得对不起萧彧,毕竟他在帮自己照顾弟弟妹妹。

萧彧微微一笑:“我明白你的顾虑。你们做海贼,多数都是被逼无奈,对官府恨之入骨。但你们跟官府作对,受伤害的往往都是无辜的百姓。”

吉山说:“我们大王说了,不会伤及无辜。我们只杀那些欺压百姓的狗官。”

萧彧笑笑:“你能约束你自己,但你能约束你那些同伴,不杀人,不抢劫?”

吉山被说得哑口无言,的确,他知道有些弟兄早就在摩拳擦掌准备大捞一笔,以弥补大过年还不能睡个安稳觉的损失。

萧彧继续说:“先不说你们能不能赢。就算你们赢了,你们打算怎么办?对官府取而代之,在崖州占岛为王?”

吉山一时间竟不知道怎么回答,虽然他们管头领叫大王,但也从未想过取代官府,在崖州称王。

萧彧又说:“那你说说你们平时是以什么为生?打渔还是种地?吃穿用度都是自给自足的?”

吉山摇头垂眸:“不是,都是打劫官府或者过路的商船。”有时候还要抢村庄,只是尽量不杀人罢了。

萧彧摊摊手:“所以你看,你们海贼本质上不事生产,靠掠夺他人而活,还枉顾他人性命,比你讨厌的官府要好吗?”

吉山被说得脸色变了好几变。

萧彧问:“你们有几条船?最大的船能载多少人?”

吉山说:“有二十几条船,最大的王船能载数百人。”

萧彧激动得声音都拔高了:“那么大的船?!”这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有这么大的船,去东南半岛转个来回那完全不是问题啊。

裴凛之见他这么激动,不由得紧紧盯着他。

“那船有多长?”要不是天黑,萧彧都想去海边看看那大船的模样。

吉山说:“约摸有十几丈长,两丈宽。”

萧彧想了想,一丈合三米三,十几丈,那意味着这船至少有二三十米长,还真是够大了,难怪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那么早就兴起了。萧彧有些按捺不住自己的兴奋,自己离海上丝绸之路竟是这么近。不过他又很快冷静下来,不行,这事得好好筹谋筹谋,那船还不是自己的呢。

“你们的王船是如何得来的?自己造的吗?”萧彧问。

“我们大王从一群吴地商人那儿得来的。”

那就是抢来的了。萧彧又问:“其他的船有多大呢?”

“比王船小的有四艘,也能载上百人,剩下的,就都是一些小渔船了,大部分都是我们平时打渔采珠的小船,更小的小艇也有。”吉山倒是没有隐瞒,把自己知道的信息都说了。

萧彧根据船只大小,估摸了一下海贼的数量,最少也有几百人,甚至上千人。他与裴凛之对视一眼,看样子这回薛钊不太妙呀。

萧彧话锋一转:“吉山,我且问你,你打算做一辈子海贼吗?”

第18章 筹划

吉山抬起头,看着萧彧,脸上露出复杂的情绪,他何曾想过自己要做海贼,结果被迫背井离乡,成了一名人人喊打的海贼。

从踏上海贼船的那一刻起,他就有了再也无法回头的觉悟。但萧彧这一问直击了他的灵魂深处,真的要一辈子在刀口下舔生活吗?他不想,他想在陆地上,跟亲人在一起,过着安稳的生活,不被官府通缉。

吉山垂下眼帘:“我不想,但是我没有别的选择。”

萧彧说:“依照律法,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你也不能例外。但杀人也不是非得偿命,因为杀人也分很多种,就算是主动杀人,也要根据动机与手段来量刑,特别恶劣和残忍的,才会要求偿命;还有一种是意外致死,你不小心将官差打死了,并非故意杀人,且有悔过之心,罪不至死,但需要接受刑罚,比如流放、服劳役等。”

吉山捏紧了拳头,抿紧了唇,流放跟做海贼又有什么区别呢,还不如做海贼自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