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炎热,隔壁都水司开始忙碌了,水利是他们负责的,宁郎中还特地过来问他关于水利的一些问题,沈陵写得那本水利之策被圣上收录在皇家书阁,并且传阅地方。
宁郎中道:“我们司这个时候最苦,若是哪边发了大水,还得亲自过去治水。哎,孝原,还是你们虞衡司轻松。”
沈陵想说若想偷闲哪儿都成,就看这官职还想不想要了,尤其都水司这种关乎苍生的部门。
沈陵宽慰道:“能者多劳,您的辛苦咱们也都看在眼里,这水利之事关乎苍生,不出差错倒也没什么,就是怕这出了差错。”
宁郎中似是被他戳中了某个点,朝他大吐苦水。
待宁郎中走后,邓员外郎走进来道:“大人,尚书大人请您过去过。”
沈陵搁下笔,问道:“你可知是何事?”
邓员外郎说道:“好似是江南织造的事情,江南织户增加得过多,朝中担忧百姓荒废良田,尚书大人好似有意向削减织户,请您过去商议。”
什么!削减织户?岂不是要打击纺织业?
沈陵坐不住了。
第129章
沈陵没想到这萌芽刚刚萌发就要受到打压, 难怪古代商业发展不起来, 一旦有发展的苗头,就必须要打压。
但沈陵也理解朝廷这种做法, 历史上并非没有过因为商业而导致农业退后的情况, 每个朝代都警惕这样的事情, 农业是根基,一旦农民不种地了,整个国家都会乱。
而商业目前还只是附属品,在这样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 没有也并不会影响普通百姓的生活。
所以沈陵在淮南府的时候, 他对经济没有过多去推行,作为一个官员,他不能表现出对商业的支持。但他会鼓励农民多种一些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有了收入,有钱才能有消费,消费带动商业发展, 才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左尚书和朱侍郎把他和邓员外郎招过去。
左尚书:“江南一带织造发展迅猛,皇上担忧百姓重商忘农, 织造是你们司负责的,也更熟悉情况,你们整理整理, 择日呈上来。”
沈陵和邓员外郎应道:“下官遵命。”
沈陵又问道:“大人,下官斗胆多说一句,织造业目前养活了江南不少人家, 若是拦腰砍,怕是会引起江南百姓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