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功名路[科举] 沈桑榆 1571 字 11个月前

坐最高领导的好处就是一声令下,其实不用自己怎么费心思,都是下面的人在办理,归府城管的田地主要是郊外的村庄,其余的都是归府城下面的县,县收完税,再报上来。

沈陵只需要吩咐下面人去传话去做事,在规定的日期内,等结果就成。不过沈陵还是打算到村庄上去看一看,看一看今年的收成。

沈陵做平民的扮相,到郊外的村庄上去看一看,近郊都是大户人家的庄子,这也是土地兼并过来的,上面越来越有钱,贫民没有了土地,只能租或是做庄户,层层剥削之下,生活只会越来越困难。

他实在不愿多想这种事情,只能感觉到自己的无力。

到了远一些的村落,沈陵假装是来路过的商人,来这儿歇个脚,地里的麦子都已经收光了,老人小孩在地里捡着麦穗。

沈陵搭话道:“老人家,你们这儿今年收成怎么样?”

老人直起身把麦穗放兜兜里头,拖长了调调:“还能怎么样,饿不死,也活不好,没碰上灾年已经是万幸了,老天爷赏饭吃。”

沈陵最近学了点淮南话,淮南话和南京话都属于江淮方言,但还是有差别的,他特地学了一下的。如今会说官话的到底比较少,除了商人和读书人,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会离开自己家乡。商人行商要四处走,读书人要科考。

老人道:“嘿,你不是我们这儿人吧?”

“口音明显是吧?我从外头回来,经过这儿,歇个脚。你们这儿的田赋高不高?”沈陵说道。

老人叹了口气:“就像我说的,饿不死人,可也活不好。交了田赋,一大家子紧一紧裤腰带,也就过去了。每回收田赋吧,年年还不一样,哎,今年还比去年多了。”

沈陵道:“那怎么不问问官差?”

“哪敢啊,小伙子,瞧着你就不是地里人,他们若是一个不高兴……”老人摇着头继续捡地上的麦子。

沈陵知道有些小官小吏会利用职权,小贪小污,但对于百姓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但朝廷和百姓的对接,就靠这些小官吏。

回到府衙,沈陵还在想着怎么才能减少“中间商”赚差价。中间商可不就是看在百姓不知情嘛,也就是信息不透明,百姓也不懂朝廷的制度,沈陵想了一下,可以提前公示出来,也让百姓提前做好准备,可惜今年怕是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