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功名路[科举] 沈桑榆 1590 字 11个月前

“正是如此,爷爷,我也是头一回见着这样的人,每日都有计划,规定自己做什么,就得做成。”

汤老爷子再看里面内容,沈陵记笔记用了一些白话文,让自己更易懂,可读性强,对于汤老爷子来说肯定是太过直白了,道:“是个好法子,他就这般教你了?”

汤鸣则道:“他教了不少人,笔记都借大家了。”

汤老爷子惊诧:“倒是个心胸广博的,则哥儿,这好友,交得。”

汤鸣则也有一种被认可的喜悦。

第42章

今天夏季尤为炎热, 就有年长者担忧今天是个灾年,建业县所属江南, 又靠长江, 不会缺水,但酷夏和严冬相伴, 就怕今年冬天会下大雪, 祸害庄稼,让大家今年冬天种些耐寒的。

家里的男人有事没事就爱去刚有个形状的房子那儿溜达, 这房子要是建好可不得了,三大间房, 带三个院子,一大家子还是一大家子, 可各房门一关又是各房的小日子,既满足了老头老太想热闹的心, 又成全了下面几个儿媳妇想有自己小家的愿望。

村里的老太和小媳妇没有不眼红的, 都对三郎的亲事上心得很, 这不明摆着嘛,嫁进沈家这日子还能不好过,家里头这般家底, 就是嫁进了福窝, 沈家还算低调,不爱透财, 但这有眼睛的人都能瞧得出来。

沈陵的亲事他们没胆量肖想的, 可三郎的亲事还是能够攀一攀。

不过有大郎二郎的亲事在前, 又出了沈陵这个秀才弟弟,这婚事怎么的都能往上抬抬,不说取个门第高一点,也得门当户对一些。

三郎现在跟着沈三学做生意,家里的几个孩子中,大郎二郎都不是伶俐的性子,太过老实,沈陵走科举路定是不能做生意的,也就三郎性子活一些,小时候就是话唠,嘴巴闲不住,倒是个会说话的,性子虽跳脱,但可以历练历练。

乡下虽清凉,但不是那么清净,沈陵住几天就会回城里,关起门来安安静静读书,偶尔会有一些友人会上门拜访,齐子俊是常客,沈陵也经常检测他的学业进度,加上吴端,会常来他家一起讨论题目。

就这半年下来,吴端愈发感受到好友的进步迅速了,深深地感慨道:“阿陵,果然这府学就是不一样,你如今想问题的角度更开阔了。”

吴端原以为在县学就够难了,可和好友比起来,他压力剧增,吴端是打算参加下一回院试,他暗暗地想,还是得再加把劲,感受到这种差距,也是一种无形的动力。

齐子俊今年过了院试,齐老爷也打算送他进县学,大家都大了,不像儿时那么跳脱了,三个人聚一块,难免想起张伯礼,去年张伯礼去北面求学,他们出城相送,已经大半年了,张伯礼的消息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