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页

不过这东西金贵,大利没让他们过分糟蹋。

所以此刻送到甄凉面前的,就是几框长势十分茂盛的红薯,看得她眼睛发亮,连忙让人去将桓羿请过来。

“这就是你所说的红薯?”桓羿绕着竹筐转了一圈,“若是枝叶和块茎都可以食用,那倒是个不错的东西。产量虽然还没称量,但瞧着也远胜过水稻和小麦了。”

“禀陛下,此事不能这么比较。”大利道,“普通人吃一斤米一斤面就可以填饱肚子,但一斤红薯却很难吃饱。而且吃完了饿得也快,又容易伤脾胃。即使在海外,也只有贫苦人家会去山上挖来果腹,并没有多少人种植。”

即使如此,一种新作物的出现,也足够令人高兴。

甄凉记得红薯似乎可以扦插种植,于是先让人将红薯苗截段,称量过后就送去种植了。这会儿还是春天,正好能赶得上,说不定秋日就能收回一批来。

框里挖出来的红薯,则有些看着比较鲜嫩,有些又老又柴。据大利说,应该是跟芋头一样,柴的是做种的母薯,其他的是新长成的。

称得的重量,则比桓羿和甄凉预计的还要多一些。

即使按照大利的说法,有种种不好,但是作为灾荒年间补充的食物,也足够了。毕竟为了活下去,灾年百姓们连树皮和观音土都吃,红薯这伤胃的小毛病,自然无关紧要。

而且更重要的是,红薯不列入税收之中。

这年头官府收税,是收粮食的。小麦、水稻都可以用来上税。也有人交的是丝绢、银两,但除非朝廷特意要求,一般不会这样。因为粮食换成布匹银两,必然会折价一些,不如直接上缴。

因为可以用来交税,若是有什么急事也可以出售换取钱财,所以即便是自己家里种的东西,百姓也往往舍不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