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页

……

不过,桓衍不知道的是,身为挡箭牌的桓羿,知道的可比他多多了。

其实桓羿能注意到汉王的存在,还多亏了甄凉。有着上一世的记忆,甄凉自然也就能够知道许多不为人知的隐秘。比如上一世,桓安之所以会被桓衍直接杀死,就是因为汉王背叛了桓安,投向桓衍,并将《国朝洪范》这本书直接曝光了出来。

之后,汉王就成了桓衍的爪牙,专门替他去做那些得罪人的、注定会被万世唾骂的事。

这样一个天生反骨,却又能抓住机会往上爬的人,必然野心勃勃,又怎么可能真的安安分分深居简出呢?

不管汉王的伪装做得有多么完美,桓羿提前知道了答案,就绝不会忽略掉他的存在。所以襄王当日入京,声势浩大,但其实桓羿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因为他很清楚,桓安支持的人从来都不是襄王。

襄王入京,应该也不在桓安的计划之中,不过人既然来了,推出来当个靶子倒是很合适,这样正好也将某些人藏在他的阴影之下,再难被察觉。

可惜,这份苦心,汉王未必能够领会。

汉王是个聪明人,不过聪明人经常会反被聪明误,汉王自己也很清楚,他和襄王在卖相上的差别。随便抓个人来,问他襄王和汉王哪一个看着有帝王相,只怕都没人会选汉王。

他知道桓安只是假意支持襄王,但他怕时间长了,假意就变成了真情。

尤其桓安实在过分谨慎,也从来不让手下的势力去接触汉王,就更显得所有的安抚之言都十分空洞干瘪。

所以汉王也不出预料,走上了跟上一世差不多的道路——你不给我,我就自己来取。不过这一回,因为桓安提前入宫,谋划出了大好的局势,所以汉王并没有倒向桓衍,而是自己接手了桓安掌控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