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也确实一个字的假话都没有:之所以进了宫才觉得自己活着,不是因为帝王恩宠,而是因为在这里遇到了同道中人,看到了希望。
大抵真情总是动人的,桓衍虽然不会对嫔妃动情,但是这些女人眼里心里都只有自己,他自然只有高兴的。
若非站在自己这一边,她怎么会一问就招了?
再说,桓安并不知道江南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形,如今就算想派人去查也难,倒是这个女人,既然是对方送来的,又身怀目的,说不定会知道什么。
这么想着,他便微微颔首道,“放心,你这是弃暗投明,朕又怎会怪罪?”
说完还弯下腰,亲手把人扶起来,含笑道,“爱妃就是胆子太小了些,你一心向着朕,朕如何不知?”
张巧娘仍是满脸惊惶的样子,被桓衍扶着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来,心里才松了一口气。她是个聪明人,那张字条上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她还是很快大略推断出了前因后果。
毕竟,还有谁比她更清楚那群人的狼子野心呢?
江南水患,他们只怕不但不会担忧,只会高兴,因为不论是囤积粮食还是布匹,都可以大赚一笔,至于百姓生死,与他们何干?
这是在挖朝廷的根基,也难怪桓衍生怒。
她想起甄凉说的,对桓衍这样的人来说,揭破那些人做下的各种丑事,只怕没用,只有让他知道他们会威胁到他的统治根基,才有用。所以,想要一击必中,她说的就必须是桓衍想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