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答。”直接出声。
“谢仙子。”孔颖达也发现自己能够发出声音了,面色认真,缓缓说道,“此些时日,颍达居于田野之间,与田中之民同吃同睡,观其言行,问其所思,从贫民、富民、乡绅,皆有不同,固有所得。”
一番话下来,不少人都颇为吃惊的转过头。
孔颖达作为当世儒学的领头人,身份其实颇为高贵,再加上年岁已高,生活起居都需要有人照顾。
但他竟然跑到乡野之间,去和那些乡野农民同吃同睡?
这是下了狠功夫。
这下子,纵然是墨回这样对自己答案信心十足的人,这个时候,也怀有一些不安。
不知道孔颖达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
而孔颖达只是稍作停顿,继续说道:
“贫民日思夜想,所求不过为一顿饱饭,其大多无地,为富农乡绅之奴,所求亦不过些许之食,仅得苟活。
而富农则不然,其自有田地,劳作所得,足以一家之食,其所思所想,皆为多田多粮,得以食肉而多衣。
直达乡绅之流,已无需劳作,亦无需愁吃穿用度,其所求,乃其家族子弟得以进私塾,得其学,求其位。
故,颍达认为,天下之民,首求存活,再求温饱,再求位高,则若是天下之民,有朝一日皆无需再求吃饱穿暖,则皆为乡绅之流,可使天下之民皆学礼仪道德,以礼仪规其行,以道德感其心,若有佼佼者,则可入朝为官,以位高诱之,自此以往,天下英才必将源源不绝。”
这就是孔颖达的答案。
并没有引经据典,但是却同样符合儒学之道。
因为他所讲述的,其实就是将如今时代之中,普通的百姓从贫穷到富足之后的变化,延伸到了天下百姓,认为如果天下之民都成为了乡绅,就可以让所有的百姓都接受礼仪道德的教导,用这个来规范他们的行动,感化他们的内心,并且以做官来诱惑百姓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