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太阳王路易十四在位期间,至少半个欧洲都得叫法国“法爹”。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排名靠前的国家,给大家留下的第一印象居然是“投降”?

虽然有很大玩梗的成分,但不得不说真的很奇葩。

关俊彦以前有研究过这个问题,别忘了他是个“精罗”,而法国无疑是罗马的继承者之一。

曾试着从历史、文化、军事等等层面分析,也得出过一些结论与反论,但今天听狐狸精一说,他觉得关键还是在人心上。

法国人投降次数很多吗?其实统计下来真的还好,肯定比不过意大利,前后几百年加起来都不一定比得过二战时的意大利。

那为什么法国超过意大利成了“投降”的代名词,天天在网上被“乳”呢?

因为法国虽然没有意大利投降次数多,但他的投降都很有名,而且投降的时机十分一言难尽。

比如二战时期,德法开战仅一个月,法国便宣布投降。

虽然有人认为,法国投降是很聪明的举动。避免与德国鏖战后严重的经济衰退和殖民地损失,从而让英国和苏联获益,得以在二战后迅速恢复元气,位列五大流氓国。

但必须要承认,这对法国的民众与军队,乃至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士气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所谓荣耀,所谓凝聚力是怎么来的?是用拳头打出来,是用血拼出来的。

一只常胜之师才有荣耀,有军魂。

一只老是打败仗的军队,哪来的荣耀?

至于投降的军队,如果是打到弹尽粮绝,敌人也会尊重他,可打了几下就不打了,直接投降,谁会尊重这样的军队?

换成国家,换成政府也一样。

法国的投降或许最大限度地保全了利益,但人心却不可避免地散了,如果没有戴高乐将军率军抵抗,凝聚最后的人心,法国或许还会在,但肯定不是现在的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