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页

老先生捋着胡子哀哀叹气:“我刚刚讲得是《己亥岁》的‘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你来说说,这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它?”

那时候老先生意味深长地叹气言犹在耳,一眨眼却已过去这么多年。彼时他不屑一顾,总觉得这都是过去的事了,有什么好背的?背了不也会忘吗?可如今才知道,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朝代更迭,类似的事永远在上演,永远不会有尽头。

而前人留下的东西,是警示,是教训,是经验。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池云非喃喃。

温信阳诧异地抬头看他,很意外他会念出这样的诗句来。

池云非道:“柳家他们勾结洋人是想要开战,想要利益。郑其鸿想要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声望,可能还想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没人在乎普通的老百姓要怎么办。或许以后,他们的后人会站到普通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家族显赫,可他们脚下踩的,不过是当下被卷入局势里,那些无辜人的性命。没人看得见他们,也没人会在意。”

温信阳沉沉地看着池云非,池云非思考了一会儿,抬眼道:“我这样理解,对吗?”

温信阳眼里闪过复杂的光,他发现池云非其实悟性很高,虽然有很多不拿到正道上来用的小聪明,又总喜欢挑事,但其实本性从来不坏。

他能第一时间体察到种种事件背后的阴暗,而不是像那些大家族里的人一样,被利益、欲望和野心冲昏了头,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温信阳看着他:“你理解得很好。”

池云非笑了一下,若有所思:“私塾里学得东西,太冠冕堂皇,将那意义挂得太高,下头人只能仰头看,未必能看到全貌,也就未必能真的理解。也许真正能教人明白的,还是亲眼看看这个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