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了一下教室内举手的学生,颇为满意地点道:“斯旺小姐。”
“希伯来这个词来源于希伯来语的ever,意思是指另一方面的人,这应该指的是古希伯来人的祖先亚伯拉罕从幼发拉底河的彼岸进入迦南,这个词的视角就是一个外族人的视角,他认为一群人从彼岸来到自己脚下的土地,所以给对方取名为希伯来。”
中年教授笑着点头:“回答得非常全面,即使是我也很难说出更加准确的解释了。没错,我们今天口中的希伯来是其他民族对以色列人的称呼,他们的自称一直是以色列,从来没有变过……”
课堂秩序非常好,即使是来混学分的学生也会专心听讲,在美国这边,大学教授讲课的水平普遍很高,而高中老师的水平则基本偏低,这就导致从高中到大学,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分界线,进入大学后,会感觉整个世界完全不一样了!
贝拉学习得很认真,本身有基础,闲暇时间就泡在图书馆,课堂上的问题基本她都能回答出来。
教授提问,她就来回答,刷一波好感不说,教授的赞美也是真心实意的,积少成多,这同样是增强灵能的一个途径……
希伯来历史,或者说是以色列历史是她目前学习的重点,没办法,这是现代魔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帝、天使和恶魔,这些根本就绕不开。
随便从旧约中找一段典故,她就能从中看到魔法的痕迹。
神灵就是等级极高的法师,这个观点不光贝拉有,从古至今,一大堆法师都有类似的观点,这不是说他们狂妄、不知敬畏,而是经过大量学习后,自然而然产生的念头。
那些和火有关的典故在她看来就是火焰法术,和光有关的则是光明法术,那些让敌人胆寒,让己方振奋的神迹无一例外,都是法术效果。
贝拉更从中感受到了语言的力量,很多语言她都必须去亲自学习,才能掌握其中的独特含义,光看翻译是没用的。
比如说教授讲述的这个希伯来和以色列的例子,在以色列人看来,他们从来就没承认过希伯来这个称呼,如果不学习他们的语言,就有可能南辕北辙,把自己学糊涂也没闹明白真实含义。
在这个过程中,又要学习大量历史知识,才能明白这些称谓具体是为什么成型的。
典故,语言和历史,三者是相互关联的。
如果没有足够的历史知识,光去学习语言,那只能越学越糊涂。
举个例子,一个耳熟能详的词,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