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除国与北伐

命令很快就执行了下去,太仓预留的两千多万石粮食,开始向北疆的军备库转运,大汉的战争重心向北方倾斜。

虽然南疆的战火再次点燃,可皇帝的意志不容违逆,北伐的各项准备正在按部就班的完成。

刘襄不会在秋季发起攻势,这个季节正是幼畜长大,牛肥马壮的时候,草原民族的战力在秋季达到峰值。

这种时候,要避免针锋相对,而且冬季很快就会到来,严冬可不适合北伐。

最好的时机是寒冬刚过,初春来临。

牲畜熬了一冬,冻饿而死的不在少数,活下来的也会非常虚弱,牧民要在此时,尽快为自己的牛羊马匹寻找一口青草。

如果这个时候受到干扰,畜群会再一次的大批饿死,冬春畜群减员太多,夏秋之季便无法繁衍壮大,恶性循环一旦形成,整个族群就会灭亡。

所以,初春才是北伐最好的时机,对游牧民族造成的伤害最大。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南疆的战报一封一封的传来,四万汉军坐镇交州,九万越人南下敌国,临邑小国的占族人,根本无法抵抗这样的攻势。

首都占城被四面围攻的第二个月,城破,国灭。经过三个月的抓捕,十六万占族人被俘,全部送往两湖。

隆兴三年腊月初八,林邑国除国。

乐进所部返回豫章,右军返回益州,前军继续坐镇交州。

士燮四兄弟上京觐见,参与了正月初一的大朝会。

来自南疆的翡翠、犀角、象牙、明珠、大贝、琉璃、玳瑁之类的珍品,被士人追捧,

一些奇物异果,如香蕉、椰子、龙眼之类,令品尝到的朝臣啧啧称奇。

士壹还贡献了好马三百匹,战象十二头。

大象也就看个稀奇,并不适合汉军军阵,军事价值也就那样,刘襄准备在城外建个暖房,让长安的百姓开开眼界,别一惊一乍的喊什么长鼻子妖怪,丢人!

那些马匹倒是让他提起了兴趣,矮粗矮粗的,比驴大不了多少,属于矮脚马,应该是擅走山路的滇马。

出生在凉州,又在幽州待了很多年的崔奕,很是看不上这种卖相不佳的“好马”,但他是个厚道人,给士燮留了面子,只在事后鄙夷道:“交州那地方,想是缺马缺狠了,拿着一群驴子当宝贝,真可怜。”

“你这个嘴,太损了。”刘襄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这应该就是滇池驹,擅走险路,以稳健耐劳闻名于世,产自南中、交趾。”

“故老相传,滇池有神马,说的就是这玩意?”崔奕的眼睛瞪得跟牛蛋似的,满脸嫌弃的围着几匹滇马转了好几圈,上上下下看了个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