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要北伐?”荀彧震惊了。
他赶上的这是个什么皇帝?
怎么这么能折腾?
自打他投奔过来,这人是一年都不消停啊!
“陛下,江南方定,交州不稳,南中未平,大汉百废待兴,此时万不可北伐!”他急得站起身来,满脸的担忧。
历数大汉几次北伐,几乎都是倾国之战,即便规模最小的熹平北伐,也有骑兵三万,那是灵帝一朝北疆的绝大部分战力,结果一战溃败,三万骑兵全军覆没,自此以后,北疆再无宁日。
十几年来,北方四州年年遭受胡虏劫掠。
直到今上崛起,覆灭鲜卑王廷,才把局势稳定了下来。
“陛下,大汉此时无力北伐,还请忍耐几年。”荀彧不是反对北伐鲜卑,大汉和鲜卑有血仇,这仇早晚得报,但不是现在。
现在打不起啊!
打漠北得拼上家底,朝廷刚刚缓过气来,还得再积攒几年。
刘襄没有倾国一战的打算,可只有两千万石粮食,于北伐来说,是杯水车薪啊。
可是,此战在所难免。
“秦岭以北的气温还在降低,雨水也在减少,灌溉工程修了不少,能想的办法都想了,北方州郡的产量还是在降。
我们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花了多少钱财,文若是清楚的,这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即便如此,仍然没有抵消灾情。
文若,我们尚且如此,北方草原上的鲜卑必然灾情更重,白灾一起,一片一片的死人,逼急了,肯定会南下的。”刘襄看着荀彧的眼睛,认真的说道:“如果我是鲜卑王,我肯定会带兵南下的。”
他冷笑一下,沉声说道:“不是想不想打,是一定会打!与其等到敌人做好准备,聚兵南下,为何不主动出击,攻其不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