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他们去干嘛,反正他们死定了。”孙策抱拳请命:“陛下,我部愿为前锋,直突中军,阵斩敌酋。”
敌人有两三万,素质是真的差,行进之时毫无队形,聚集之时也无阵势,他觉得只需要带着部下冲过去,胜利是必然的事情。
此时不抢先锋之位,功劳就是别人的了。
刘襄拿着望远镜观察对面的情况,觉得牙疼。
自己失算了。
原想着趁敌人伐木立寨,我军骑兵突袭,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可惜,对面压根就没有建立营寨的意思。
东一队,西一队,各自找了个背风的地方,搭了些窝棚就算是营地了。
太散了,沿着山脚的树林,蔓延了三五里地。
打败他们不难,可全歼就费劲了,而且在树林边上,骑兵追击起来很困难呀。
刘襄想了半天,最后只能放弃,先击败敌人再说吧,逃走的山贼,只能占领庐江之后再命人剿匪了。
“敌人散乱,我军不必着急冲锋,小跑靠近之后,再加速即可。孙策,朕给你添一千轻骑,你部自南线树林边缘切割敌军,冲到阵后,再调头杀入。
典韦,你也一样,带一千甲骑、一千轻骑,自北线切入敌后,尽量把人圈在中间。
后续会有步卒跟进,展开包围。那些逃入树林的,不必追击。”
看着两路骑兵像个钳子一样,向敌人的营地冲了过去,刘襄突然觉得有点意兴阑珊。
他真的很想带着骑兵,把淮水防线的后方搅个稀巴烂,而不是在这里,欺负一群山贼。
剿匪的事情,需要自己这个皇帝亲自出阵吗?幽州、冀州那边,调动几个民团就搞定了。
/130/13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