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日食的第二天,荀或、刘虞、蔡邕联名上表,言:“天发日蚀,实乃上苍示警,谓之天不可无日,国不可无主。

臣闻天生蒸人,树之以君,所以对越天地,司牧黎元。

圣帝明王鉴其若此,知天地不可以乏飨,故屈其身以奉之;知黎元不可以无主,故不得已而临之。

社稷时难,则戚藩定其倾;郊庙或替,则宗哲纂其祀。所以弘振遐风,式固万世,三五以降,靡不由之,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

臣闻尊位不可久虚,万机不可久旷。虚之一日,则尊位以殆;旷之浃辰,则万机以乱。愿大司马存舜禹至公之情,狭巢由抗矫之节,以社稷为务,不以小行为先,以黔首为忧,不以克让为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以慰宗庙乃顾之怀,下以释普天倾首之望,则所谓生繁华于枯荑,育丰肌于朽骨,神人获安,无不幸甚。

乞请大司马登极大宝,臣等共观盛礼,踊跃之怀,南望罔极。

谨上。”

表奏之后还附带了一千六百二十五人的具名。

光这份名单就用了四卷竹简,有各地的太守、刺史、县令,也有在野的士子。前两个月涉桉被抓的士人家族,全都有人在这份名单之内。

这些人的劝进表章装了一辆大车,正停在中央官署的院子里面。

刘襄不着急看那些劝进表,不过是些歌功颂德的言辞罢了,让诸葛瑾带着秘书丞的人过一遍就行。

他看着立在殿中的荀或,明白这是荀文若对自己想要清洗士族的反击。

已经走到理念相驳的地步了吗?

“退朝吧,文若随我去书房。”刘襄确实在等士人集团的劝进,今天等到了,他却有点意兴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