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敲诈勒索上保险

看这架势,是想要生抢啊,董卓斜着身子回头观瞧,气愤的报怨:“你又抢我的马!”

“大气一点,就说送给我不好吗?”

“我不送!”

“真不通透,还得要我自己动手。”刘襄不在意董胖子的意见,走到四匹纯黑色的大宛名驹身边,挨个摸了一遍,沟通了一下感情之后,就开始解缰绳。

期间有董卓的从人气势汹汹的上来阻止,被典韦几巴掌就扇倒在地。

大规模的冲突是不可能有的,董卓不会允许,他觉得自己好不容易占了便宜,是不会真的得罪刘襄的。

所以,刘襄喜滋滋的牵着四匹宝马走了回来,全程都没让宿卫沾手。

他可以抢,他的宿卫不行,这是颜面,就像董卓的从人可以跟宿卫冲突,却不敢向他伸手一样。

这是大汉的阶级,是不成文的规矩,否则,就是撕破了颜面,是耻辱,那就是不死不休了。

刘襄已经开始融入汉朝这个世界了,潜移默化而不自知。

这时候的他,还在美滋滋的向董卓道谢:“董相国就是大气,这见面礼,一般人可舍不得拿出来,慷慨!不愧是以豪爽之名著称的大豪杰。”

董卓想起身跟他打一架,坐骑抢了,拉车的也抢了,下次是不是连被窝里的也要抢?

我就不该带着宝马来!

明知道这小子见不得好马。

唉!

悔不当初啊。

“走,走,走,上好的宴席,不欢迎恶客。”他没好气的下了逐客令。

当初就不该带着宝马来,好心疼,这是给天子驾车的铁骊啊,满天下也没几匹,就这么被抢了,这小子不要面皮,怎么还亲自动手了?

客人在宴席上抢主人的马,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奇事,为了几匹马都不要颜面的吗?

论无耻,这刘宜程是天下无双了。

“不劳董相国相送,吾去也!”

好处已经捞到手,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刘襄凑到史阿身边,悄声问道:“你师父?”

“是。”

“先回营。”

宿卫簇拥着刘襄、王越和抢来的四匹宝马,出了帷幔,驾马回到北岸。

刘襄第一时间向驻扎在野王县的天井关守军发令:“调五千人,来此集结。”

第二道命令就是快马联络赵云:“先派一部分空车,加速赶到黄河北岸。”

之后才有时间见王越。

王越是早就闻名天下的剑客,成名的时间比他的年纪还长,只是一直没见过。

“王虎贲,久仰大名,孤身刺国贼,果然豪勇,当真是闻名不如见面。”

此时的王越已经摘下了代表庖厨身份的绿头巾,挽着松散的发髻,顶着花白的头发,沉声质问:“使君为何拦我?”

刘襄没解释原因,反而问道:“王虎贲为何人出剑?”

“为陛下除贼,何须他人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