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董卓势力来说,是个好消息,能让他们缓出手来解决一些其他的隐患。
刘艾进言道:“刘宜程不受诏令却派出使节参拜新帝,是不想与我军大战,以此为由,可拉拢宗室承认今上的正统之位,他在宗室中的名望很高。狱中还拘押着刘伯安,明公当赦免其罪并重用之,再任用几个其他宗室,今上的正统之名便定了。今上安稳,明公才能安稳。”
董卓点点头,认为这是个好主意。
“嗯,就这么办,赦免刘虞,任其为扬州牧。”
董旻开口举荐道:“吾认识一人,乃是北军中郎刘表,素有名望,被士人尊称为八骏、八顾之一,若启用他,不但能拉拢宗室,还能拉拢士人,兄长不妨再启用一些名士,召来洛阳为官。”
“好,便依汝言。那么,刘宜程该当如何?”
刘艾沉吟片刻,询问道:“必须给刘宜程封官晋爵,于内于外,皆有好处,明公与他有交情,觉得他会接受什么官职?”
董卓脱口而出:“骠骑将军,冠军侯。”
这是他脑海里浮现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刘襄极为推崇霍骠骑,凡是认识他的都知道。
董旻撇撇嘴:“骠骑将军好说,那冠军侯不妥啊,孝灵皇帝之前封了中常侍王甫为冠军侯,兄长若是封刘宜程为冠军侯,那就是骂他呀!”
董卓气愤的一拍奏案,恼怒的说道:“封狼居胥,勒石燕然,前面的几个冠军侯,哪个不是响当当的人物,王甫这个阉货凭的什么?凭他诬告渤海王造反?灵帝失心疯了么?好好的冠军侯被糟践了!”
董旻、刘艾都觉得可惜,一个臭大街的阉人,坏了军方的至高荣誉,冠军侯啊,多少将领梦寐以求的荣耀。
太可惜了!
几人惋惜一阵,可还得谈正事,得稳住刘襄,否则洛阳安宁不了。
经过商谈,最终决定:封刘襄为骠骑大将军,蓟侯,食邑一万五千户,假节,赐斧钺,开府,录尚书事,兼领六州军事。
董卓看了半天拟订的诏令,嘴里不断的嘀咕:“董某把颜面和权力都给你了,你可别找事,待我稳定了局势,咱们再好好的干一架。他娘的,洛阳这破地方不能长待啊。”
转头对弟弟董旻和长史刘艾说道:“得把皇甫老儿调离长安。”
说完又想起一事:“给蔡伯喈增加八十个甲士护卫安全,绝不能让他被害。”
网
“唯。”
第二天,朝堂之上,皇帝下诏:
“赦免刘虞,任命为扬州牧。”
“任命刘表为荆州刺史。”
“征召名士二十人入朝。”
“召皇甫嵩回洛阳。”
“封刘襄为骠骑大将军……”
诏令很快就被袁涣带回,刘襄麾下几个幕僚传看一遍,觉得这个诏令有实际权力又不会让人太过非议,可以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