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话里有话,还要盘路啊,刘襄觉得甄逸在洛阳这么长时间,应该搞定刘焉了,就开口回答:“吾为宗室,不曾虚言,可在名籍薄上查到。”
皇甫嵩目瞪口呆,原以为是出身卑微,攀扯的汉室宗亲,他还想着为了大局,闭着眼睛就认下此人的胡乱说辞。
结果是上了名籍薄,谱系明确的宗室,那你造反干嘛?
他脑袋嗡嗡的,恨不得跳起来抽这人一个大嘴巴子,黄巾反的是你们老刘家,我来给你们老刘家平叛,你和黄巾贼一起打我。
还有天理吗?
你个瓜怂,干得是人事吗?
他青筋直冒,脑袋像挨了一锤子,半天才缓过劲来。
满脸疑惑的问道:“为何起兵?”
“吾要清君侧,苛政盘剥,民不聊生,天下离乱,苦痛倒悬,吾看不下去了。”
皇甫嵩叹息一声,苦口婆心的劝道:“天下已经够乱了,何不偃旗息鼓,修养生息?”
刘襄指着城垣上越来越躁动的黄巾:“怎么修养?让他们乖乖的饿死吗?”
皇甫嵩苦笑一声,转换话题:“吾上表陛下,赦你无罪,并赐下封赏,你我两军罢兵止戈,如何?”
“实领幽州,举孝廉,上计吏,否则免谈。”
举孝廉可以拉拢大量的寒门子弟,上计吏不是具体官职,是一套收税系统,包括铸币权,这些权利是一定要争取的。
至于上缴税收的问题,天下这么乱,我运不出去啊,有能耐你们自己来取呗。没几年就天下大乱了,拖几年就更不用缴税了。
“可以。”皇甫嵩答应的很痛快。
刘襄指着汉军大营说道:“听说前辈见到后辈,要给点见面礼,营中兵马,送给我吧。”
皇甫嵩答应的太痛快了,他可没忘记,南边一两百里还有七万多汉军,若是皇甫嵩反悔,至少能落下点实实在在的好处。
皇甫嵩没好气的嘲讽道:“晚辈拜见长辈,要准备拜礼。”
“所以我军没有发起攻击,这个礼物义真公不满意吗?”
皇甫嵩气得够呛,这是个泼皮无赖呀,可形式不如人,正当他苦思如何拒绝的时候,听到刘襄幽幽的说道:“义真公就不能给他们一条活路吗?两军夹击,他们必死无疑。”
是啊,败局已定,黄巾随时会打出来,这些人难以保全,一旦开战,诏安之事自然作废。
唉!
没有拒绝的余地啊。
“可以。”
刘襄笑了,看着皇甫嵩的乌骓马,开口说道:“吾还有事相求。”
皇甫嵩哈哈大笑,豪爽的说道:“大宛名驹,踏雪乌骓,宜程喜欢,送你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