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同志,很有前途嘛!
刘襄赏了他三鞭子。
胡乱抓人,那些青壮差点暴动。
四千多的青壮,这是一批多么宝贵的劳动力,要是损失了,多可惜。
只好另外建立了一处营地,让他们与家人团聚,算是平息了突发状况。
又多了一万多干活的。
刘襄原本打算,等城墙修缮完毕,将这批人直接迁往各处,没打算抓到城里来。现在,将错就错吧。
北新城现在聚集了七万多的百姓,八千多的军队,已经快到这座小城的极限了,城里城外人满为患。
为防止爆发瘟疫,刘襄组建了三千人的清洁队,人员是在筑城民夫的家眷里,选出来的还能干活的老人和半大孩子,这不是什么重活,算是人尽其用吧。
每月给他们发两斗粟米,干活的热情一下子就上来了,不得不热情啊,有好多人眼巴巴的看着,随时准备顶替他们。
他们负责打扫城中和各处营地的生活垃圾,由沤肥的车队统一拉走。
还专门组建了两百人的巡察队,他们不但要检查卫生状况,还要负责防火的工作。
这是刘襄的试点,怎么组建专业防火、救火的队伍,他需要积累经验,看看具体实施的时候,都会遇到哪些问题。
之后,会推广到所有县城。
负责登记造册的书吏也很忙碌,北新城下属的乡亭全部撤销,他们要重新造册,登记入城百姓的身份资料和田产地契,刘襄答应这些百姓,战争结束或者迁移到别处之后,会按照原有面积补偿。
有原本的黄册参考,进度还不错,他们第一步的任务,优先拣选孤寡家庭。
三天时间选出了两万多人的老弱妇孺,这些人要迁到广阳郡。
时间来到九月初三,刘襄要处决人犯。
孙义以下一百零八人,叛乱豪强的家属五十六人,共计一百六十四人绑缚刑场。
北新城的各处工地停工一天,刘襄要求百姓前来观刑。
北新城这地方,风水不好。这的人,脑子有坑,需要震慑一下。
因为他要离开了。
此地会由护军营军侯,统领六千七百步卒,监督修缮城防的工程,顺便守城。
西边的保定小城,由最近提拔的军侯邵伟,统领两千人监督筑城,守卫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