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4页

404倒是能借着机会得到大笔订单。

“花不完?各种作战研究,不需要投入经费么?总不能蓝军使用的装备依然由我们承担吧?承担也没问题,那么其他的使用费用呢?现在红旗集团同样各种缺钱……别的不说,仅仅是装备跟人员一体化空投,这里面怎么回事,你们不知道?”

谢凯翻着白眼看着唐鑫。

这女人不当家,根本不知道柴米油盐贵。

一直都是看着什么装备先进要什么装备,丝毫不考虑成本什么的。

就像外面被养着的女人一样,看到什么就要……

更何况,谢凯不是那样的老板或干爹,唐鑫也不是什么花瓶。

“一体化空投怎么了?”司徒雷诧异。

在演习最后,蓝军三架伊尔-76空投人员,安-225空投装备,给了他们极大的震撼。

特别是装甲车在空投到地面后,直接就启动,进入作战。

这在全球来说,人员跟装备一体化空投都是非常困难的科目。

苏联有这样的技术,却也没有大规模推广,说明技术不够成熟;而霉菌,甚至因为没有技术,这样的实验都没有做。

“这种技术并不成熟。在空投过程中,数吨甚至十多吨的装甲车空降,产生的重力加速度非常大,对舱内人员的抗过载要求非常高。演习中,那些装甲车,空投到地面的第一时间,除了启动的驾驶员,其他位置根本没人……这也是蓝军的特种兵为什么被要求各项全能……”谢凯做出了解释。

演习中的人员装备一体化空降,不过是一次实验。

“另外,各种大型装备,安-225是我们用来实验火箭发射而采购的,仅仅是这一架,花费了将近三亿美元的成本;伊尔-78空中加油机,虽然采购成本只有一千多万美元一架,那不过是我们买回来研究的,蓝军作战,仅仅两架加油机,能支撑多少战机多长时间的滞空?伊尔-76也是同样的问题,我们404的运输业务都停止了……”

谢凯开始给众多大佬们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