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9页

这飞机,现在本来应该属于中国了,可乌克兰人不愿意交付。

虽然,现在他们无法制造。

买回去,不仅是为了使用,也是为了研究。

之所以给3亿美元采购,就是为了拥有可以设计制造这样大飞机的能力。

之前的合同中,跟安东诺夫签订协议后,按照合同规定,中国方面必须拥有安-225部分检修能力,大修能力。

三亿美元,不仅是购买这架飞机,也包括地勤服务系统跟相关装备。

要不然,红旗集团怎么可能给钱?

“谢凯从不做亏本买卖,估计他也没想到乌克兰人会拒绝交付。”孙老叹了口气。

“要是谢凯在这里就好了。虽然不知道他怎么跟乌克兰人谈,但是他绝对能让乌克兰人乖乖交付……”

“谢凯怎么会管这些事情。可惜了,那小子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令人震惊的天赋,但是他却不愿意被束缚……”孙老叹了一口气。

基地里面,只有高层才最清楚谢凯。

管理人员看到的是谢凯在发展决策上的天赋,科研人员则是看到的谢凯在技术领域的天赋。

任何项目,谢凯的一些提议,几乎都能让他们恍然大悟,突破瓶颈。

奈何,谢凯根本就不愿意踏实在一个领域中认真研究下去。

1882 让安东诺夫成为运-10零部件代工厂

“咦,柳东盛?他是来帮我们解决问题的么?”

杨晓东一行人出来的时候,发现一支豪华车队也到了安东诺夫。

最豪华的一辆加长林肯上下来的,居然是他见过几面的柳东盛。

这让他有些期待起来了。

柳东盛跟谢凯的关系,他知道。

毕竟当初当郑宇成助手的时候,见了不少次,也知道柳东盛是谢凯安排到这边的人。

为了不给柳东盛正在执行的一些任务造成影响,他们过来,并没有跟柳东盛联系,柳东盛同样也没安排人跟他们联系。

“柳东盛?能解决这样的问题?乌克兰人可是不会讲人情的。”

孙老一脸八卦。

他是搞技术的,平时本来不八卦,可现在乌克兰人不愿意交付飞机,平时也不让他们多在飞机上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