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5页

虽然现在可以搞不少东西,但是有些好东西,现在反而不好下手。

国际上各路倒爷都进入了原本苏联的範围,疯狂地搜寻各种可以带来高额利润的装备跟技术资料。

西方虽然技术比苏联先进,很多东西还是不如西方的。

明面上的合作,那成本可比暗中搞各种东西要高太多成本了。

“那些飞机什么时候回来?你们当初买了那架安-225,交付不会出现问题吧?”李明山询问谢凯。

当初跟安东诺夫合作,为了让安东诺夫把第二架安-225组装起来,红旗集团可是给了三亿美元。

现在红旗集团跟航天在合作,要搞载人航天工程。

有了安-225,直接让这飞机带着火箭飞到万米高空上发射,发射成本将会低很多。

安-225内部最大载重量达到250吨,很多重型装备都可以用这架飞机来运输;而顶部最大载重量可达200吨,国内运载火箭的主力,无论是长征三号还是长征四号,起飞质量都超过200吨不了多少。

如果安-225驮着长征三号或四号飞到一万米的实用高度,这不仅将会有效提升国内火箭运载能力,也能让成本大幅度降低。

航天发射就是这样,越是离地面近,需要摆脱地球引力的燃料消耗也就越大。

当初觉得红旗集团花费那么高成本采购一架安-225是浪费资金的人,现在也没法说什么了。

国家已经通过航天跟红旗集团的申请,正式上马载人航天工程。

无论是现在红旗集团跟航天合作的全球通讯定位导航卫星组网,还是载人航天工程的各种实验,有了安-225,卫星发射成本将会大幅度降低。

不仅减少国内发射成本,让航天发射领域在国际卫星发射市场上拥有更强竞争力。

所以,李明山直接问谢凯这问题了。

“首长,我们订购的那架安-225正在进行交付前的飞行实验,最多再有三个月,就会交付给我们。目前乌克兰国内经济濒临崩溃,无论是乌克兰政府,还是安东诺夫设计局,都希望我们的合作更深入。”谢凯一脸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