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20,按照目前积累的技术经验,搞起来也就比较容易了,到时候运-20会作为一个基本型号,再以此为基础,研发民用版本,军用版本。
“要不,把你那架伊尔-76借给我们?”马老没说会阻止国产大飞机项目前景什么的,直接就开口问谢凯借飞机,“其实之前跟空军那边的技术团队都在讨论,两个方案,一个是更大型的,至少要以运-15下一代两百吨级别的飞机,那个功能更先进,可以作为战略预警机使用……”
“感情在这里等着我呢。我们基地那架算了,使用的次数太多了,过几天给你们调集一架新的用于实验。”谢凯一脸笑容。
获得了马凤山的支援,也就容易了。
国产大飞机,这位可是当家花旦,绝对专家。
“说说运-15吧,现在所有人都在关注这项目。等待还是藉着机会低价采购,是最有争议的。”谢凯转移了话题,说明了自己的目的。
运-15的情况,他们都知道。
短时间内要进入批量制造,可能性不大。
“去车间吧。”马老点了点头,让谢凯跟着去组装车间看运-15的样机。
设计研究团队大部分都调回了404基地,大飞机的样机也在这边进行组装。
毕竟现在无人机的研究成果不多,也没可能大量制造。
这边只有一个总装车间,一进入车间,就能看到那架外面已经蒙上金属蒙皮,内部正在装配各种电子设备的大飞机。
“这就是我们的运-15么?”
看着眼前已经成型的大飞机,谢凯心思有些复杂。
不再像运-10那样细长;同时也没有伊尔-76那样短粗。
谢凯这是第一次看到完整的运-15,哪怕他回基地的时间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