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6页

“一共123家,分成数批进行,前期可能也就十来家。状况好的咱才先接手……至于你们担心的问题,先由国资管理局解决……离退休人员的退休工资等,不管是他们发放还是地方财政负担,都跟我们没关系……要不然就不接手。”谢凯知道他们担心的什么。

奈何,不管他怎么说,老方跟杨桃夫妻俩都不同意。

谁都不是傻子。

对国营企业,夫妻两比谢凯了解得更清楚。

如果谢凯要投资新工厂,他们绝对是二话不说,甚至巴不得投入更多资金占据更多股份。

从最开始的凯盛游戏机厂,到现在的资源投资公司浩华国际,这些企业每年都带来丰厚的利润。

可要投资国营企业,尤其是濒临破产的国营企业,夫妻两打死都不会同意的。

“谢凯,我觉得这事情你还是多掂量一下。很多国营企业状况都是极其不好,并不是一点资金就能拯救。管理方面的问题根本没法解决,很多单位,各级领导在厂里工作很多年,那话语权不是这样容易被剥夺的。一家单位,内部就是一个小社会,关系错综复杂。你提出把即将退休的人员全部踢出去,提前退休,更会引起矛盾……”

谢凯对方强说的并不是没想过。

他认为,一家企业有着基础,比完全重建好很多。

建设的这几年,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让单位有产出。

“或许咱们可以这样干,等他们破产后,再去接收这些企业,随后所有干部职工通过考核才能上岗……学习外资进入国内的操作模式……”

杨桃见谢凯坚决要搞这事儿,为了避免尴尬,表达他们的支持,提出了新的方案。

“对呀,用这样的方式还比较靠谱。干脆用国外的离岸公司来进行投资,跟那些单位合资……”老方听了杨桃的话,眼神都亮了。

谢凯一愣,之前没想过这样干。

虽然不地道,但是对于合作的双方都是好事。

这方案确实比较靠谱,能规避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