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送中国人回去后,一直没有再沟通过这事。
留在乌克兰跟苏联谈判的团队,只是谈苏27跟rd33发动机的技术合同细节,眼下合同已经谈得差不多。
关于乌克兰大规模技术出口的项目,中方没给任何答复,乌克兰方面碍于面子,也没有主动问中国人。
毕竟,他们认为中国需要求着他们技术。
季米诺夫无奈之下,只能看着安东诺夫总经理尤里亚夫。
尤里亚夫当初陪中国人一起回国,是他送中国人回去的。
“尤里亚夫,中国人当初究竟是什么态度?把当时的情况向主席汇报汇报……”
尤里亚夫看看航空工业部长,再看看苏联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两位大佬都是得罪不起的。
“部长、主席,中国人并没有向我们表露态度。在中国等了好几天,他们没提过这关于合作的事情,不过现在红旗机械集团正在筹集资金,他们也表示,一旦无法筹集足够的资金,合作很可能无法继续……他们承受不起这么庞大的贷款……”
乌克兰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维托尔看着他,不满地问道,“我们都主动贷款了,难道想让我们白送给他们?他们还不上贷款,不过是借口!想要压价……”
又给技术,又贷款,乌克兰已经做得非常不错了。
中国人居然还在那里叽叽歪歪。
“你们应该主动一点,一旦失去这个机会,不仅是中国将会全面引入西方技术体系,我们也将会失去很大一个经费来源!对中国人来说,同样不是好事,他们可是以我们苏联的技术标准为基础的……”
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的意思很明显,乌克兰方面至少应该派出代表团到中国,告诉中国人得到乌克兰技术所能带来的好处。
这一笔庞大的订单对整个乌克兰军事工业系统来说,虽然无法更改局势,至少可以让这些单位得到资金生存并发展下去。
苏联也等着看这一次合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