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0页

每个单位都在小声地商讨着,不时露出不满情绪,却没人敢站出来。

人家112可是有着苏-27,他们有什么?

北方车辆厂,也就是618厂,厂长毕华军眉头拧在了一起。

没有管其他单位,对谢凯说道,“谢凯,我们需要联合会内部成员单位的技术。不需要来自乌克兰的技术,这也得出钱采购乌克兰技术?”

他的问题问到了点子上。

北方车辆厂涉足履带式装甲车、步战车、122毫米自行榴弹炮等装备生产研发。

从乌克兰引进的技术中,除了坦克发动机技术,没有装甲车相关技术。

苏联的坦克技术即使拿到,除了参考,并没太大价值。

所有人都望着谢凯。

这次引进的技术,跟不少单位没关系。

如果要加入联合会,就必须承担这些技术,那对于个个单位来说,太吃亏。

大家都看着谢凯,希望他给出解释,弄清楚了,才能做出决定。

谢凯看着他们说道:“不需要乌克兰技术,自然不分担成本,至于联盟内部技术,要么前期出资金共同研发;要么大家共同出资合作搞,最终根据产品订单情况来分利润。当然,产品不一定在刚开发出来就有大量订单。”

谢凯说的,在座各位都清楚。

一直以来,各个单位都在各自领域搞技术,利用项目向上级申请经费。

研究成果归自己,产品也是自己单位的。

按照现在这种模式,全国的单位都将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