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一旦违约,安东诺夫设计局的技术白给了,银行的贷款也收不回来。
米沙维奇夫斯基很担心这个。
他也知道,合作达成对双方都有好处。
乌克兰方面把技术给了中国人,中国人赖账不偿还债务,最终将会是整个苏联的损失。
对于大佬们的担忧,季米诺夫等人自然也考虑过。
不说服上级,根本没有可能被批准。
尤里亚夫对大佬们进行详细的解释,“首长,其实操作很简单,也不怕中国人会赖账。银行来当第三方中间人,我们把技术转交银行,银行发放贷款给我们,这就成了银行跟中国人间的合作。或则,银行再跟国内百货公司签订合同,百货公司从中国人手中拿轻工业产品,销售,用于偿还银行的贷款,银行得到偿还后,再向中国人提供技术……”
如此一来,整个合作的可控性就大了。
中国人一旦不提供轻工业产品,甚至提供的轻工业产品无法卖出去,他们都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技术。
“会不会太麻烦?”奥列格皱起了眉头。
他觉得这种操作模式太过前卫。
操作起来绝对没有说起来这样简单的。
尤里亚夫得到季米诺夫的示意,继续解释:“主席,并不麻烦。这样反更简单。银行方面不需要中国的轻工业产品,只需要资金偿还债务;轻工业产品由中国人销售后偿债务,这就变得不可控……而由国内公司销售,提供技术的我们跟银行都不用考虑中国人提供多少轻工业产品,或者用哪类的轻工业来偿还……”
在尤里亚夫跟季米诺夫两人的解释下,两位苏联高官终于明白了,这种操作模式究竟是如何。
依然是轻工业产品换技术。
不过可控性就大了很多。
这样的方法居然也能让乌克兰人想出来,可见乌克兰方面多想达成跟中国人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