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安-225这样的飞机,没有几个国家可以养得起。
美国人不需要,欧洲各国用不上。
唯独的,也就只有中国了。
安东诺夫庞大的安-124机队,很多年基本上处于停飞状态,一直到1999年,该公司将旗下的安-124机队出租给西方国家用来做超大型货物运输,使得这种经营模式成功,日子才稍微好过了一点。
一些更庞大的零件以及成品,比如风力发电机组,高铁机车头等,安-124无法运输,就直接使用安-225来运输。
到了2000年后,国际运输市场上对于第二架安-225的需求变得非常明显。
所以经过各种衡量后,乌克兰政府谋划着第二架安-225的制造。
乌克兰政府很有信心地准备把第二架安-225建造出来,按照计划,第二架安-225的机身在2008年左右就会完工。最终,还是因为没有钱,安-225在进行了一部分建造后,再次叫停。
安东诺夫也一直谋求国际资金支持,完成第二架安-225制造,那时候,只需要3亿美元!
想着这些情况,谢凯越来越觉得,把第二架安-225回去完全有可能。
尤其是最后,中国买下乌克兰的安-225运输机整套生产设备及全套技术,据说是安-225将会在中国生产。
最终如何,谢凯也不知道。
他离开了那个世界。
对于生产安-225这样的大型飞机,谢凯觉得对于目前的404来说,技术没有太大的用处,搞技术,绝对不是高屋建瓴的事情。
国内可以买全套生产设备跟技术,是因为有了完善的配套,8万吨这样大大型模锻机都配备上了,制造技术也提高了很多。
现在国内尚未有这些配套,技术搞回去没用。
用来作为运输,如此的大型飞机有一架就够了,实在不行,到时候就再给钱从乌克兰订购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