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0页

这个外号就因为112厂,把苏霍伊的大部分技术消化了,利用俄罗斯提供的零件搞出了苏-27国产版本的歼-11,更是在歼-11的基础上,搞出更加先进的歼-11b,歼-16,最后在进一步引进苏-33舰载机后,很快高出了国产航母的舰载机舰-15……

不为别的,就因为苏-27作战半径达到了1500公里!

谢凯知道他们的担忧,平静地解释,“诸位,目前我们手中航空项目有多少,大家也应该清楚。可无论如何,我们的战机,因为技术基础跟经验,无法达到苏-27这种作战半径超过1500公里的程度。而目前,项目太多,引进后,也没法放在我们单位……112厂毕竟是兄弟单位,也是国内航空技术实力最强,技术储备、经验最丰富的单位。引进苏-27这样先进的战机,放在112厂更合适……我们希望大家一起参与进来,共同提高我们的国防实力……”

谢凯这样一说,其他人脸上好看多了。

虽然,苏-27还是得他们出钱。

赵玉军看着谢凯,满脸苦笑,“谢凯,我们真的没钱,而且,对于苏-27也不了解……”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白彦军粗暴地打断了,“知道你们为什么一直发展慢么?就因为太多考虑了。我们既然说了,资金的问题,我们想办法解决。另外,引进苏-27的生产技术已经不是第一次谈判,红旗集团在这方面早就准备充分了,如果你们不愿参与进来,就算了。”

白彦军本来就不爽苏-27就这样给112厂,这会儿说话,没有丝毫客气。

其他人听到这不客气的话,只能受着。

所有人都清楚,苏-27这样的技术,任何一个单位都不会放弃。

引进后只要消化了,112厂的技术实力将会突飞猛进,跟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112厂本来就是国内航空制造单位中技术实力最雄厚,经验最丰富的单位。

哪怕红旗机械集团跟132厂合作,也是无法撼动他们的地位。

赵峥有些担忧地看着谢凯,再盯了盯白彦军,才开口说到:“目前国内航空人才储备不是很充分,现在引进技术,需要消化,到时候……”

他没有说完,大家都知道他的潜台词。

国内航空工业人才不足,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个问题,从建国到现在,都困扰着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

而要命的是,404还特么疯狂地挖人!